民營房企首批創設信用保護合約落地 碧桂園發行5億公司債

5月20日晚間,碧桂園地產已完成2022年第一期公司債券簿記建檔工作。該筆債券簡稱“22碧地01”,發行吸引了包括國有大行、股份行和證券公司等多家機構踊躍參與投標,最終發行過程圓滿落地,票面利率4.5%。

據悉,該筆債券是民營房企中首批帶有信用保護工具併成功發行的境內信用債,由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證金融”)與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建投證券”)創設信用保護合約。

業內人士認爲,該筆債券的發行具有標誌性意義,釋放出更加明確、積極的穩地產信號,標誌着民營房企融資環境正在逐步回暖。碧桂園被選定爲示範房企,率先試水通過“債券發行+信用保護”的方案進行融資,也體現了監管機構對優質民營房企基本面以及持續經營能力的認可。

此前公告顯示,碧桂園地產已於2021年2月10日獲中國證監會許可註冊向專業機構投資者分期公開發行總面值不超過人民幣139億元的公司債。本次債券總規模爲5億元,債券期限爲3年期,附第一年末及第2年末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剩餘部分自注冊發行之日起二十四個月內發行完畢。中信建投證券爲主承銷商、簿記管理人和債券受託管理人。

本次債券起息日爲2022年5月24日,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置換髮行人對“19碧地01”債券回售墊付的自有資金。

設立信用保護工具,是此次發行的一大亮點。據瞭解,信用保護工具是一種用於轉讓信用風險的金融衍生品,約定了信用保護買賣雙方的權力與義務。在信用保護工具所約定的一定期限內,信用保護買方按照約定的標準和方式向信用保護賣方支付信用保護費用,當發生約定的信用事件,如債務人發生違約、破產等,信用保護的賣方按約定向買方承擔債務的部分或全部償付責任。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本次支持地產民企融資政策中,CDS、CRMW、信用保護憑證是三類常被提及的工具。CDS爲一對一的合約類產品,不可流通,而CRMW爲標準化憑證類產品,可在二級市場流通轉讓,信用保護憑證與CRMW類似,也可轉讓。三類工具本質都具有保險性質,可幫助投資者降低違約風險衝擊、抵禦估值波動風險。對於發行人來說,信用保護工具相當於提供增信,有助於降低發債融資成本、提升發行效率。

據證監會5月11日消息,爲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的工作要求,交易所債券市場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以穩定和促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

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由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運用自有資金負責實施,通過與債券承銷機構合作創設信用保護工具等方式,增信支持有市場、有前景、有技術競爭力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戰略方向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

隨後市場消息稱,碧桂園、龍湖、美的置業三家民營房企被選爲“示範房企”,將在本週內陸續發行人民幣債券,同時還將發行信用保護工具,以幫助民營地產商逐步恢復公開市場的融資功能。民營房企發債窗口開啓,監管層向市場明確釋放了對民企融資的支持和鼓勵。

億翰智庫研究總監於小雨表示,這個政策更像釋放積極信號,企業足夠安全、穩健優質,纔可能獲得政策傾斜。上述三家房企自身基本面都比較好、安全邊際較高。

爲何此時支持地產民企債券融資?華泰證券認爲,這是在落實前期“完善民企債券融資支持機制”的政策要求。“本次以信用保護工具支持地產民企債券融資,是對緩解民企融資難的進一步落實。”該券商分析稱,本輪政策動作迅速、主體明確、措施具體、政策信號清晰,直接改善投資人信心。政策寬鬆中首次爲房企設立信用保護工具,專項支持地產民企,幫助規避違約風險,更具針對性。此外,優質民企率先試水,示範效應更強。

一直以來,碧桂園堅持穩健的經營風格,債務結構良好,現金流充裕。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公司現金餘額達1813億元;總借貸餘額下降至3179億元,其中短期債務的佔比降至24.9%;淨負債率僅45.4%;現金短債比約2.3倍。此外,碧桂園在市場調整週期積極回購債券,進一步優化債務結構,維護投資者利益。自2021年12月30日起及截至今年的5月2日,公司已累計購回優先票據本金總額5570萬美元。

得益於良好的信用狀況,碧桂園也獲得監管層、金融機構的認可和支持。自2021年12月以來,公司在境內外成功發行了公司債、供應鏈ABS、境外融資等多筆覆蓋不同場所、不同產品的直接融資,並於今年3月1日,獲取了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50億中期票據的發行額度。基於此,包括摩根士丹利、瑞銀、廣發等在內的境內外20餘家賣方研究機構給予公司“買入”評級。摩根大通4月將碧桂園的投資評級上調至“增持”,並表示“公司信用風險很低,在民營房企中屬於信用資質優秀的行列。”當前穆迪和惠譽亦確認維持碧桂園的投資級信用評級,標普維持碧桂園現有的“B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