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宋微:中非合作熱絡西方應學習而非緊張

宋微指出,對於中非經貿合作不斷升級,西方應學習而非緊張。圖爲大陸外交部長秦剛11日在非盟總部與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戰略對話。(大陸外交部)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宋微13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正在非洲訪問,受到非洲國家歡迎,個別西方媒體卻故意帶節奏,宣稱美非峰會剛落幕,中國外長就訪問非洲,非洲大陸將面臨一輪新的「瓜分」。事實上,外長新年首訪非洲是中國持續了33年的外交傳統,與美國選擇何時召開美非峰會毫無關係,「瓜分」更是無從談起。

宋微稱,中非經貿合作不斷升級,使得西方重新審視非洲經濟價值。在美歐跨國公司看來,非洲國家的法律體系不夠健全、營商環境較差、安全形勢預期不穩,投資非洲缺乏足夠動力。據聯合國估計,到本世紀中葉,世界18歲以下人口中約有40%是非洲人,到本世紀末,非洲人口將佔世界人口的40%,勞動力和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即便如此,非洲沒有被美歐視爲投資重點。這就是爲什麼殼牌公司在安哥拉、奈及利亞等產油國只開採原油、不投資建設煉油體系的一個主要原因,這也能充分解釋爲什麼拜登自己也承認推動美企投資非洲的《非洲增長與機遇法》20多年來收效甚微。

中國企業出發點截然不同。上世紀50年代,剛獲獨立的非洲國家急需擺脫宗主國經濟控制、實現獨立自強。中國領導人對此真誠地給予支持,中國提供的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幫助幾內亞、馬利等國建起捲菸廠、紡織廠、糖廠等工業基礎設施。中國的專案實施方也逐漸發展爲進軍非洲市場的最早一批弄潮兒。不但熟悉非洲市場環境,而且懷揣着濃厚的「援非」情結。這與在非洲急於搶奪戰略礦產資源的美歐國家資本有本質區別。

宋微表示,眼看中非政治互信穩步推進,西方步步緊逼非洲國家選邊站隊。早在19世紀,歐洲列強爲了避免衝突而相互勾結,在柏林開會討論非洲大陸的「畫分」問題,非洲人卻被拒之門外。臭名昭著的「柏林會議」是非洲對歐洲最深的歷史記憶之一。美國對非洲的關注則始於冷戰時期,爲了不讓非洲倒向共產主義,美國加大對非洲的拉攏力度。冷戰結束,非洲再度被美國忽略和「厭棄」。血的教訓使得非洲無法建立對美歐的信任。

與之相對的是,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的創立將中非戰略互信推向新高。這讓西方難以繼續「淡定」。在殖民經驗深入骨髓的美歐看來,非洲的「權力真空」被打破,「其他國家」正在非洲獲得影響力,它們必須迅速再次對非洲進行「權力瓜分」。2022年8月拜登政府公佈新的「美國對非戰略」,凸出強調非洲投票權的重要性,這是二戰以來的首次。2022年12月在華盛頓舉行的美非峰會雖然在議程設置上避免提到「中國」,但是會議一開場,如何應對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就成爲討論焦點。看到中國率先支持非洲聯盟加入G20,美國趕緊跟風,其深層意圖之一就是要求非盟站隊美國。

宋微強調,中非安全合作逐漸加強,也讓西方產生了對非軍事控制的緊迫感。從「柏林會議」的「非洲瓜分」到二戰結束的近80年間,幾乎沒有歐洲國家考慮過非洲的安全問題,反而在歷次歐洲紛爭中,強行將非洲人民編入武裝部隊,執行危險任務。在非洲風起雲涌的民族解放浪潮中,歐洲被迫放棄殘酷的殖民統治,留下的殖民遺產卻是對非洲國家邊界的任意畫定。不同的文化和不和的民族有時會被擠進同一個國家,給非洲埋下動盪的種子。而美國對於冷戰結束初期非洲爆發的種族衝突和屠殺基本視而不見,即便是「9·11」事件後美國以反恐爲目的在非洲建立美國非洲司令部,但也在應對非洲的安全與非傳統安全風險方面鮮有作爲。這使得非洲轉而加強與新興國家的安全合作。

近年來,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在非洲開展的維和行動,在深受海盜困擾的非洲之角吉布地建設軍事保障基地,說明非洲應對難民外溢問題,並精準結合發展合作,幫助非洲應對糧食安全危機、積極締造和平環境。

宋微強調,縱觀西方對非戰略,除了歐洲原有的殖民情結外,非洲幾乎一直處於美國外交事項的底端。在中非合作論壇創立前,西方媒體的對非報導少之又少。相反,作爲非洲真心實意的支持者,中國支持非洲一體化,支持非洲克服西方19世紀「非洲分治」的不良遺產,不爲域外大國利益裹挾,聯合自強、齊心協力主導非洲議程,書寫非洲自己的歷史和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