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角是這樣練成的 朱勝麗學國語 霸王別姬翻版

10歲就獨自一人離開家鄉到臺北學戲的朱勝麗,把吃苦當吃補。(國光劇團提供)

「10歲時,第一次離開部落到臺北,那時甚至不太會說國語,不敢開口說話,怕自己的口音被別人笑。」曾獲臺灣中國文藝獎章的京劇名伶朱勝麗,如今是國光劇團當家花旦,很難想像,她曾經連國語都說不清楚。

戒尺攪嘴巴學捲舌音

「爲了學會說話,讓我受了很大的罪。」朱勝麗說,因爲從小住在南投奧萬大部落裡,泰雅族母語是她最常使用的語言,幾乎沒有機會說國語,但第一次離鄉就是到臺北這樣的大都市,老師爲了讓她順利學戲、開口說國語,不惜動用戒尺攪動她的嘴巴。

「老師那時候問我:『你吃飽了嗎?』我回答:『ㄘ了。』老師再問了一次:『ㄔ飽了嗎?』接着就用戒尺往我的嘴裡攪動,因爲舌頭感覺到痛了,自然就記得要捲舌了,『吃飽了。』」

這段令人髮指的「體罰」,是許多京劇演員共同的記憶,讓人想起電影《霸王別姬》中,程蝶衣因爲背錯臺詞,被師兄段小樓以煙桿涮嘴的橋段,從此成角。

想把泰雅母語學回來

面對嚴酷的訓練,朱勝麗在同學及老師的協助下,逐步開竅,「那時候我身旁還有一個好同學,她會鼓勵我開口說話,還會告訴我:不要怕,慢慢說。老師後來也要我每天讀報紙,我纔有唱戲的可能,比較可惜的是,現在反而母語有些忘記了,我希望我的母語可以再慢慢學回來。」

不過真正讓朱勝麗撐過這段嚴酷學戲時光的力量,卻是父親當年送她到劇校時留下的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雖是老話,但卻是爸爸送我到劇校時留給我的話,每次有什麼不順遂的地方,我總想起這句話。」朱勝麗表示,離鄉背井到臺北學戲是不得已的決定,「我的父親是河南人,媽媽是泰雅族,家裡有4個小孩,負擔太重,剛好陸光在招募學生,供應食宿,又能學戲,家中只好把我送到臺北。」

演《紅娘》別具意義

「或許他們內心感覺愧疚,因此媽媽至今只來看過我的畢業公演,而送我來學戲的爸爸,則是在後來要我不要再走這行了,他捨不得我這麼辛苦,但我反而安慰他,這段學戲、唱戲的過程,讓我找到自己和獲得快樂,他才放心讓我繼續。」

3月12日,朱勝麗將於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演藝中心所演出的《紅娘》,正是她在連話都說不清楚的年紀所學會的戲,別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