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升溫,權益基金重回新發“C位”

在A股市場漸暖的背景下,權益類基金髮行也呈現升溫態勢,大有奪回新發市場"半壁江山"之勢。公開數據顯示,10月以來,權益類基金的新發佔比高達九成。近日,更有40餘隻中證A500指數相關產品扎堆申報。究其原因,離不開近期利好政策接連出臺以及權益類基金持續上漲的收益率。回顧近四年,市場火熱時權益類新發基金佔比較高,但隨着市場回調佔比也曾一度大幅回落。那麼,隨着近期權益類基金新發佔比大幅提升,這類產品未來又能否回到年內的新發"C位"?

新發比例提升

在A股市場回暖之際,權益類基金髮行也逐步升溫。不僅有40餘隻新品ETF扎堆申報,權益類基金的新發規模在全市場的佔比也較此前不斷增長。

中國證監會官網資料顯示,10月16日,鵬華基金申請註冊鵬華中證A5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的材料已獲接收。北京商報記者還注意到,在10月15日,首批中證A500ETF上市當天,共有39家基金公司上報了43只跟蹤中證A500指數的相關產品,其中包含22只指數增強基金、11只ETF以及10只聯接基金。從申報機構來看,不僅包含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等內資公募,也包括摩根基金、貝萊德基金等外資公募,以及人保資產、國君資管等保險、券商資管。相關產品的申報材料當前均獲中國證監會接收。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上市的首批中證A500ETF在發行之際也頗受追捧。公開信息顯示,首批10只中證A500ETF於9月10日啓動發行,10只產品均達到20億元的募集上限。在10月15日上市首日,相關產品的總成交額也破百億元。

上述情況僅是權益基金髮行回暖的縮影。從年內新發規模來看,權益類基金的比例已在不斷提升。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從基金成立日來看,截至10月16日,年內公募新發規模達8542.08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7414.79億元增長15.2%。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合計佔比達18.38%,較8月末的16.76%提升了1.62個百分點。

具體到單月來看,儘管10月只過去半個月,但股票型基金的新發佔比已高達56%,混合型基金的新發佔比則高達43.04%,合計99.04%,對比之下,10月至今暫未有新發債基。此前在4—6月,債基的新發規模佔比則均超80%。而在1—3月、7—8月,債基的新發規模佔比也均達70%,9月的佔比則爲65.1%。

對於權益類基金新發回暖的原因,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認爲,一方面是由於市場環境逐漸改善,另一方面是當前市場估值較低,投資性價比較高,權益資產逐漸得到市場的認可。

產品業績走高

值得一提的是,發行回暖的背後,也離不開市場逐步向好和監管政策支持。

自9月24日以來,A股走勢大幅上揚。公開數據顯示,9月24日—10月16日,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累計上漲16.52%、23.28%、33.29%。

得益於近期市場回暖,多數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業績也已回升,部分基金的年內收益率也由虧轉盈。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9月24日—10月16日期間,數據可取得的7833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中,有高達98.44%的產品取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爲15.57%。其中,同泰開泰混合A/C在上述期間的收益率分別高達49.68%、49.66%,領先其餘產品。同期,還有11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收益率超40%。

對比年內業績來看,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在數據可取得的7336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僅2405只基金在年內取得正收益,佔比僅有32.78%。而截至10月16日,主動權益類基金在年內取得正收益的比例已擴大至54.09%,即超過半數。

部分產品也較此前實現扭虧爲盈。截至10月16日,年內取得正收益的3968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有1625只基金的年內收益率已較上半年末扭虧爲盈。例如,截至上半年末,西部利得數字產業混合A的年內收益率爲-1.03%,截至10月16日的年內收益率則已達27.18%。同期,上半年末收益率下跌20.98%的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兩年定開混合C,在截至10月16日的年內收益率已收正,爲3.79%。

此外,年內監管層還曾多次發聲表示,將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9月26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提到,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豐富公募基金可投資產類別,建立ETF指數基金快速審批通道,持續提高權益類基金規模和佔比。

在9月24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也表示,近年來,中國證監會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會同有關方面持續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效。吳清還提到,將進一步優化權益類基金產品註冊,大力推動寬基ETF等指數化產品創新,適時推出更多包括創業板、科創板等中小盤ETF基金產品,更好服務投資者,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對於提振資本市場的表現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爲權益類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而近幾年,由於股票市場走勢出現較大的下跌,導致權益類基金的銷售也一度降溫。大力發展權益市場,則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資本市場,也有利於投資者通過投資權益類基金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

郭施亮也認爲,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有利於爲市場帶來增量流動性補充,同時也有利於改善投資者結構,提升機構化隊伍的力量。

有望奪回"半壁江山"

回顧此前市場火熱之際,權益類基金的新發也曾佔據"半壁江山"。從近四年來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新發佔比分別達63.84%、69.76%。不過,在2022年、2023年,上述基金的新發佔比則僅分別爲29%、26.19%。

相較而言,2020—2023年期間,債券型基金的新發佔比則依次爲34.43%、24.79%、67.02%、70.47%。可以看出,在市場火熱之際,權益類新發基金佔比較高,最高佔比一度近七成。而隨着近年來權益市場回調,債券型基金的新發佔比則不斷走高。

而在近期市場持續回暖背景下,權益類基金的新發佔比也久違地大幅提升。"權益類基金新發回暖主要是由於9月24日監管發佈了多項重磅利好政策,推動市場出現大反彈,形成較強的賺錢效應,也吸引了很多居民存款入市,導致當前市場形勢發生逆轉。"楊德龍評價道。

另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當前正在發行的99只基金中,有61只爲權益類基金,佔比超六成。此外,等待發行的33只基金中,也有22只爲權益類基金。疊加前述新增報會的40餘隻中證A500相關產品,未來還將有更多權益類基金進場。

那麼,在近期在資本市場持續回暖背景下,權益類基金是否有望奪回新發市場的"半壁江山"?

郭施亮表示,權益類基金後續或有望奪回新發市場的"半壁江山",但短期內重返2021年的高峰狀態,恐怕難度比較大,關鍵還是需要市場環境的配合,只有良好的市場環境支持以及賺錢效應的持續提升,才能夠促進權益類基金的快速發展。

楊德龍也提到,由於此前股票市場相對低迷,權益類基金髮行非常困難,債券基金的發行佔比較大,當前這一情況已有所改善。從短期來看,可能權益類基金的佔比還不會穩定在"半壁江山",但如果行情再進一步,在第二輪行情到來時,權益類基金的新發佔比或有望佔到一半,主要還是要看下一輪行情的表現。

北京商報記者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