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問.診-中醫輔治肺癌後遺症

侯俊成(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圖/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侯俊成小檔案

煙齡十年的陳先生,近來因持續咳嗽所以到醫院檢查,竟發現是肺腺癌。幸好腫瘤不大,很快便以微創手術切除腫瘤。不過手術後他仍有持續咳嗽症狀,只要多說一點話或者是吹到冷氣就會咳起來,讓他十分困擾。

肺癌治療過程中,以及治療後可能留下後遺症,通常這些問題會隨着時間而改善。但若症狀持續未改善,也可以尋求中醫協助。特別是衛福部推廣中醫輔助癌症治療試辦計劃,其中加強使用中藥及鍼灸來處理肺癌相關問題,都有健保給付,這對患者是一大福音。尤其像是肺癌手術後傷口疼痛與復原、化療引起的食慾不振與噁心嘔吐、癌症疲倦感,還有如同陳先生在治療後遺留的咳嗽,都能有效的加以解決。

肺癌容易局部復發及轉移至腦部、脊椎等部位,五年內爲肺癌復發的高危險期,除了定期追蹤,平時患者也要留意自身體重、血壓等變化以及所處環境的空氣品質,可準備空氣清淨機來過濾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並評估身體狀況搭配散步、養生操等合適強度的運動來維持體能。

在飲食方面,中醫依據陰陽五行理論將食物區分成不同屬性,再依體質找出適合的食材來調理。

近年盛行以青、赤、黃、白、黑五色,作爲對應調養五臟的初步概念,其中白色食物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可以保護肺部和支氣管。白肉(像是大部分的魚肉)是十分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可修復肺部;白色蔬果則大多富含水分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等,可爲身體補充水分,此外白果和杏仁能定喘止咳,百合與銀耳可潤心肺,山藥可修復黏膜,不僅肺癌患者宜多加攝取,亦可作爲一般民衆保養肺臟氣管之用。

另外,按摩肺經或大腸經的穴道也可保養肺部和氣管。在第一掌骨中點橈側,掌心與掌背的交界處爲魚際穴,具有止咳平喘、解表宣肺、清熱瀉火的功能;將虎口併攏,看見肌肉凸起的最高處即是合谷穴,按壓此穴可以疏散風邪,清泄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