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霍霍?中國遊客還沒到,日韓股市已經先嗨了

來源|大貓研究所&大貓真探社

中國團隊出境遊的目的地又增加了。

8月10日,文旅部發布了恢復第三批出境團隊旅遊業務的通知,這一次,恢復了78個國家或地區的業務,如果算上首批的22個(含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和第二批的40個,目前中國團隊出境遊的目的地已經恢復到138個國家或地區。

這一次,恢復的不少都是傳統的出境遊目的地,比如歐洲的愛爾蘭、荷蘭、馬耳他,再比如太平洋島嶼,北馬裡亞納羣島有塞班島、法屬波利尼西亞有大溪地。

傳統的旅遊目的地確實不錯,但是有些在名單裡面的國家,也確實讓人有點膈應。

比如立陶宛,跟臺灣省的勾連,設置以“臺灣”爲名的代表處,雙方互動頻繁,不時擦出點火花來,處處都透露出挑釁的意味,而跟着立陶宛一起的還有捷克,不僅通過涉臺決議,在今年還向臺出售武器。

還有一個很微妙的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似乎是在逐步改善與中國關係,但是實際行動上,似乎還是有點不對味,就拿旅遊來講,澳大利亞旅遊局在中國的社交媒體瘋狂地投放廣告,但是,實際上,旅遊局負責吸引遊客,移民局負責“模板拒籤”,光簽證費,就收入不菲。

而最高興的國家,非韓國日本莫屬了。

在前兩批的恢復名單中沒有日本和韓國,兩國都是酸溜溜的,畢竟,以前日韓旅遊是很紅火的,2019年,中國大陸訪日遊客總數959萬,佔到了日本國際遊客總數的30%,而旅遊爲目的的旅客中,又有30%是通過團隊遊入境的。

而今年上半年到日本的中國訪客,只有59.4萬,不到2019年的一成,而日本方面預估,如果中國開放赴日團客,中國遊客能恢復到2019年的近5成。

而赴韓國團隊遊停滯時間更長,要追溯到2017年。

“薩德事件”之後,就像薛定諤的限韓令一樣,旅行社以及平臺紛紛下架了赴韓國的團隊遊產品,到現在已經6年5個月了。

韓國人很激動,就連一向反華的韓媒也大喊“遊客回來了”。

遊客還沒到,日韓的股市已經嗨了。

日本的全日空、日本航空JAL都實現了上漲,就連JR東日本以及一些鐵路公司,都跟着漲起來了。

最誇張的,還得是韓國。

三星長公主李富真旗下的新羅酒店,上漲17.3%,韓國的博彩股GKL公司,應聲大漲20.45%,最離譜的要數總部在濟州島的樂天旅遊發展,成交量瘋狂上揚,一天漲了29.99%,畢竟這家公司不僅有免稅店、度假村,還經營了專門對外國遊客的Casino。

十賭九輸,韓國的Casino也開始準備好對中國遊客下手了。

雖然颱風影響了韓國的航班,但是韓亞航空和大韓航空,也都實現上漲。

另外上漲的,還有零售、美妝…….

爲啥這麼激動?畢竟中國遊客四個字,就是購買力的象徵,不僅開通了中國的主流支付,還讓店員學中文,當然了,也沒耽誤他們私下翻白眼。

但是,即便恢復了,也不用着急去。

1、第一批肯定是會很貴的,你看航班就知道了,來往日本的航班只是疫情前的35%,韓國的更少,供求不平衡,那就是漲價;

2、雖然日韓已經從2月份就開始準備迎客,但是目前服務業還是比較飽和的狀態,服務並不會很好;

3、全球通脹,價格本就上漲,磨刀三五年了,還不得宰夠了,看看泰國,入境泰國的遊客中,中國遊客已經跌到了第二名。

當然,最重要的事,看一眼錢包,咱有錢消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