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泰生物Q1業績下滑 股價腰斬市值蒸發超千億

近日,HPV疫苗龍頭萬泰生物的6.62億限售股正式上市流通,而中國首富鍾睒睒在其持有的700億市值股票也迎來解禁。

自大量股票解禁後,萬泰生物股價一度下跌2.62% ,截至5月17日,萬泰生物收跌1.38%,收盤價爲99.25元/股,總市值爲657.04億元,相比2020年的高位,萬泰生物的股價已經腰斬,市值蒸發超1000多億,但鍾睒睒和其實控的養生堂依然賺得盆滿鉢滿。

解禁後鍾睒睒賺約600億

近日,萬泰生物解除限售並上市流通了6.62億股份,佔其總股本的73.01%。限售股涉及養生堂和鍾睒睒兩名大股東,其中養生堂解禁股份爲5.02億股,鍾睒睒解禁1.6億股。作爲養生堂的實際控股人,鍾睒睒通過間接和直接持股的方式共持有萬泰生物超73%的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1991年的萬泰生物是從事生物診斷試劑與疫苗研發及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涵蓋酶免、膠體金、化學發光、核酸檢測、生化、疫苗以及質控品等多個領域。登錄資本市場前曾因中外雙方在合作認識上發生分歧導致頻繁更換股東,並先後被香港運達、香港新維等企業全資收購。

2001年,鍾睒睒以旗下的養生堂進場,花費了1710萬元收購萬泰生物,20年間,萬泰生物的總市值已經超過千億。2020年上市時,其發行價僅爲8.75元/股,但在市場連續高漲的熱情之下,萬泰生物一度創下26個連續漲停板。在2021年2月達最高值344.7元/股,上市至股價高點漲幅超3839.43%,被視爲生物醫藥行業最大的潛力股。

值得注意的是,憑藉農夫山泉及萬泰生物兩家千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鍾睒睒已經連坐三年中國首富寶座。而若以8.75元/股發行價和5月17日99.25元/股的收盤股價來計算,三年時間,鍾睒睒及其實控養生堂的賬面浮盈就達到599.11億元。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原始股東持股成本實際上遠低於發行價,因而收益將更高。所以即便萬泰生物市值腰斬,鍾睒睒最終所賺仍遠超600億。

據瞭解,解禁規模的差異會形成潛在拋售壓力的差異,潛在拋售量越大,越容易讓投資者產生二級市場交易供大於求、導致股價下跌的心理壓力,且股權越分散、解禁到期後拋售的壓力越大。因此市場上不乏天量解禁後股價與市值暴跌的現象,但公司後市的股價變化也與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有關。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爲,鍾睒睒大規模減持的可能性較小。萬泰生物證券代表也稱,近期沒有收到大股東有任何減持的要求。

一季報業績首跌 HPV疫苗或成自救發力點

從業績來看,2020年至2022年,萬泰生物實現營收分別爲23.5億、57.5億、111.8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6.77億元、20.21億元和47.36億元,盈利持續攀升。萬泰生物也在財報中表示,2022年度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爲二價宮頸癌疫苗繼續保持產銷兩旺,收入及利潤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此外,因檢測試劑市場需求旺盛,該公司相關檢測試劑及原料的收入和利潤也實現了一定增長。

但據今年一季報顯示,萬泰生物的增長出現乏力,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8.98%至28.87億元;歸母淨利潤下滑6.46%至12.45億元,這也是萬泰生物上市後出現的首次業績下滑。對此,總經理邱子欣解釋道,2023年一季度萬泰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負增長,主要是受新冠相關檢測產品影響。

據瞭解,萬泰生物的主營業務包括疫苗和體外診斷兩大板塊,其中疫苗板塊主要包括戊肝疫苗、二價HPV疫苗和其他疫苗產品,體外診斷板塊則主要由體外診斷試劑和體外診斷儀器構成。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疫苗板塊實現營收84.93億元,同比增長152.55%,佔比爲75.93%;體外診斷板塊實現營收26.74億元,同比增長14.31%,佔比爲23.91%。

作爲萬泰生物的吸金利器,二價HPV疫苗“馨可寧”一度打破了默沙東和葛蘭素史克(下稱GSK)在HPV疫苗市場的壟斷格局,實現淨利潤連續3年翻倍。然而近年來,國產二價HPV的競爭正逐漸白熱化。目前國內涉及HPV疫苗的企業主要有三家,除萬泰生物外還有智飛生物(300122.SZ)和沃森生物(300142.SZ)。萬泰生物與GSK的二價HPV疫苗適用於9-45歲女性,但GSK在價格上不具備優勢;沃森生物的二價HPV疫苗適用於9-30歲女性,但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在去年5月的疫苗採購中,沃森生物以246元/支報價拿下了2.24萬的中標量,而萬泰生物則以329元/支拿下0.96萬隻的中標量。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着新冠疫苗及核酸檢測需求驟降,萬泰生物若沒有產品補缺勢必出現業績下滑,就HPV疫苗而言,不論是二價還是九價,賽道競爭均十分激烈,若存量市場不斷縮小,其現有的價格優勢則會逐漸喪失。

作者:張翼嬋、鄭皓元

主編:陳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