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坪防淤隧道衝淤20萬噸泥砂 減少1.6萬輛砂石車交通衝擊

北水局利用海葵颱風過境操作阿姆坪防淤隧道,成功衝淤20萬噸淤泥。(北水局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海葵颱風過境臺灣在石門水庫出現明顯降雨,北區水資源局4日利用近滿水位時機操作阿姆坪防淤隧道,僅利用4小時成功衝淤20萬噸淤泥,相當於減少1萬6000輛砂石車運輸造成交通衝擊。北水局指出,今年石門水庫目標清淤量430萬噸,目前達成率約51%,有了阿姆坪防淤隧道加入作業,讓水庫進一步達到延壽目標。

北水局副局長郭耀程指出,石門水庫明年將屆滿營運60週年,期間因爲多次颱風極端降雨的泥砂侵襲,目前庫容約爲2.04億噸,僅剩下原來的3分之2,每年執行清淤作業,包含陸挖、水中抽泥及水力排砂等方式,阿姆坪防淤隧道正式啓用後,4日首度正式操作,4小時沖走20萬噸的淤泥,等於減少1萬6000輛砂石車耗費1年時間來回臺北港所造成的交通衝擊外,省下高達1.6億元的清淤費用。

他也說,阿姆坪防淤隧道和曾文及南化水庫在臺風期間來臨時的水力排砂不同,是目前國內水庫採平時放淤、汛期衝淤作業的首例,該隧道結合抽泥與水力衝淤,透過輸泥管道、衝淤通道、運輸便道、排洪隧道等功能,每年約可增加水庫64萬噸的防淤能力,相較傳統抽泥浚渫及遠運去化,可節省大量運輸成本。另外,水庫淤積物經分離所得的有價砂石料,可販售利用增加國庫收入,落實循環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