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歌》:從鄭宜農的家族記憶,談談母女關係當中的互相理解

買票的時候是七月,簡莉穎、大慕可可這兩個關鍵字,讓我在沒有了解太多細節的狀態之下,無腦購票。我還特意挑選了《勸世三姐妹》大姐宋國珍(張擎佳飾演)踢館的場次,足見當時在《勸世三姐妹》的現場,我有多麼被張擎佳震懾。

不過卻也是因爲沒有太多思考的購買下單,於是認識了山喊商行——這樣一個好年輕的劇團。而這個年輕、這個「新」,倒是在觀賞《妳歌》的過程,展露無遺。倒不是覺得稚嫩或生澀,而是我感受到他們對於創作的衝勁與熱情,還有那一種,極其飽滿地,想把很多東西傾囊而出的心意。

最明顯的莫過於——視覺與聽覺齊開,目不暇給,感覺忙碌。例如看着演員表演,卻也會同時注視隨着音樂變化走位的羣演,甚至也會同時,關注演唱着的鄭宜農。於是當回過神便會發現,劇情已經驟然推進,或者是故事在舞臺的某處發生,但我後知後覺發現。

不過也想分享,坐在二樓看臺不算太前面的位置,臺語歌詞的字幕會被遮擋,無法看到完全,體驗設計上稍嫌可惜。有時候光是字幕的露出,歌詞意涵,也是一種呼應。

歌曲是一種傳情,曲風也伴隨着時代變遷流轉着,當觀衆用一種更加此時此刻的視角,去看待這個過往的故事時,角色思維的碰撞跟溝通,都會產生非常立即的直覺反應。而我即便可能無法共感到所謂的「和解」或者「拯救」,但我在這三代的女性故事身上,看見的是「理解」。

我們可能難免還是會在溝通中,剋制不了自己的脾氣或者情緒,可這樣吵吵鬧鬧的,或許也是另一種親人相處的模式。重點是,當我們更能夠理解對方的成長背景、明白她曾經歷過的各種往事,或許更可以產生一種體恤在於,可以花點時間,站在對方的立場、從對方的視角去感受。

喜歡的是,越到後來越難以「客觀」的心境,所以當張以南面對還幼時的「母親」時,她其實更有複雜的情緒,在自己心中滋長,於是她開始有更多參與、開始懂得傾聽,也因此懂得訴說,甚至覺得想創造某些改變——在關係上、也在自己面對的處境上。

承載時代記憶的,留在家族印象的,終究都造成了如今的我們,祖輩之人如此努力的活着,而我們都將明白,愛有其重量,恨也有其力道——比起和解,我更覺得,其實我們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在不知不覺間,支配着我們的行動抉擇與選擇。

她在臺中公園歌唱時感受到對自由的嚮往,也抒發自己心裡的苦,可是到頭來卻被閒言閒語所逼,讓女兒離自己越來越遠。

我會更傾向,這是一種對於生命的選擇——儘管在歡歡的故事裡,她可能是個缺席的母親,可是在臺中公園裡,她卻是瀟灑自在的女神龍。作爲一個女性,有被社會賦予的期待,但我始終更覺得,重要的是,妳爲自己做出的選擇,那麼即便這樣的抉擇背後可能會有些犧牲或失去,那或許,也是必然的、難以兩全的結局。

那麼,也就必須理所當然的承擔。

陸續透過不同途徑更加深入理解這個故事,包含起源發想、也包含主創團隊結合臺語經典曲目與改編的巧思,然而,作爲一個觀衆,我其實反倒有些後知後覺的,在這些地方,才更抓到故事的核心,或者說,像是看到了一些敘事上的補充,得以更加完整。比重的拿捏、篇幅的設計,以及我覺得最有力道的場次,都相對有些覺得可惜。

我想《妳歌》的劇名意涵,也在於,這也是一首屬於臺下每一個「妳」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