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也會想我們嗎?小燈泡離開當天使 小蝌蚪:來不及跟妳道別
▲小燈泡的姊姊於《來不及說再見》短片悼念妹妹。(圖爲小燈泡追思會資料照/家屬提供)
文/陳芃澄
2016年3月臺北內湖區,發生一起震驚全臺的隨機殺人事件,嫌犯王景玉尾隨在4歲女童小燈泡身後,對一個手無寸鐵的小孩痛下毒手,手段兇殘引起公憤,讓所有帶孩子出門的父母,惶恐不安,而小燈泡媽媽當時在鏡頭前淚訴:「這樣的隨機殺人事件,兇嫌當時是沒有理智的,這不是靠立法就可以解決問題,還是希望從根本、從家庭從教育,讓這樣子的人消失在社會上。」
事隔一年多,公視《青春發言人》節目在生命教育專題,邀請到小燈泡的姊姊—小蝌蚪,談談對於死亡的看法,在2分多鐘的動畫《來不及說再見》,清楚看見小蝌蚪非常期待小燈泡的誕生,妹妹出生後更直呼「每天都想要跟妳膩在一起。」事發後姊姊錯愕又震驚,小燈泡已經離開人世當天使,難過地說:「我還來不及跟妳道別。」、「小燈泡,妳過得好嗎?我們想妳,妳也會想我們嗎?」
▲小燈泡母親:希望不要再發生社會不幸。
死亡,是一般傳統家庭所忌諱談到的話題,面對孩子的提問也多加回避,而小燈泡的母親則表示,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階段,這是無可避免也無需避免,對於小朋友的好奇與疑問,她與先生兩人認爲如實以對讓孩子瞭解,只懂一點點也沒關係,至少不會產生錯誤想像。
以9歲的姊姊小蝌蚪舉例,從1歲多開始面臨外曾祖父、曾祖母、姨婆等人過世,有的人離開得緩慢、匆促,但只要她感有疑問,媽媽絕對不迴避,反倒是詳細地回答與討論,一次又一面的面對、瞭解死亡,親人離開後會看見什麼樣的情緒與反應,做好心理建設,不同與以往舊有思維,認爲死亡是禁忌不能談論的話題。
而媽媽更表示,這樣或許多少能讓孩子理解死亡是什麼,相對接受小燈泡離世的事實,同時幫助孩子處理情緒,感到傷心、難過還能傾訴。面對生命教育,父母多保持着敏感不可探討,避免傷到孩子心靈的想法,但生命的起源本是如此,部分小朋友似懂非懂,能依賴的人就只有爸爸媽媽,若家長透露出「這件事很嚴重,我們不要再說了。」反而讓子女害怕並抗拒,找不到正確的管道宣泄情緒,產生自我傷害的情形。
▲影片取自青春發言人,如遭刪除敬請見諒。
您有滿腹媽媽經、爸爸經想大聲說出來嗎?《ETtoday東森新聞雲》親子版歡迎您來分享育兒心得,灌溉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來稿請寄「parenting@ettoday.net.tw」,並請註明「個人簡介」。本報保留篩選、修改權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更多孕兒、婆媳、婚姻相關話題(報喜文、集氣文、抱怨文等),歡迎加入「歐膩的育兒媽媽經~姐就是要碎碎念」臉書社團一起交流討論,也歡迎大家秀出任何寶寶照、懷孕照、個人美照跟臉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