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558天無大雨」水情嚴峻 臺南3月1日起減量供水

南臺灣2月再陷久旱不雨困境,南化水庫蓄水率僅剩54%。(臺水公司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臺南市政府召開府內各局處橙燈階段應變整備前置會議,盤點各局處的各項應變作爲,希望減少對產業的衝擊。(市府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南臺灣水情嚴峻,經濟部決定從3月1日起,對臺南地區由減壓供水的黃燈,轉爲減量供水的橙燈。臺南市政府今天召開府內各局處橙燈階段應變整備前置會議,盤點各局處的各項應變作爲,除希望減少對產業的衝擊外,也呼籲市民共體時艱愛惜水資源。

鑑於南部久旱不雨水情吃緊,曾文-烏山頭水庫及南化水庫等3大水庫蓄水量偏低並持續下降,爲延長水庫供水時程,經濟部18日召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第3次會議,決議從3月1日起,嘉義地區由水情提醒的綠燈,轉爲減壓供水的黃燈;臺南地區則由減壓供水的黃燈,轉爲減量供水的橙燈,其餘地區水情燈號維持不變,並將推動2023年穩定南部供水抗旱計劃增加每日13.6萬噸水源,進一步強化南部供水韌性,穩定南部地區的民生、產業用水。

市府表示,南部地區主要依賴颱風降雨,但根據中央氣象局的紀錄,臺灣已經1272天無颱風登陸,且南部地區距離前一場大雨也已經558天;直到2月17日止,3大主要水庫總蓄水量約2.06億噸及蓄水率約30%,加上中央氣象局預報未來1季的降雨偏少機率高,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才決定進一步加大節水力道。

市府說,針對水情燈號橙燈地區,每月1000度以上的工業用水戶,以節水10%爲目標,科學園區及工業區由國科會及經濟部工業局採總量管制方式實施節水10%;至於每月1000度以上的非工業用水戶、游泳池、洗車、三溫暖、水療業者及其他非生活必需用水,則由減量供水10%循序漸進至減量20%。一般家戶每月用水不會超過1000度,仍維持夜間22時至隔日6時的減壓供水措施,未來也會視整體水情滾動檢討水情燈號。

因應橙燈後的減量供水,市府今天召開府內各局處橙燈階段應變整備前置會議,盤點各局處橙燈階段的各項應變作爲,對於減量供水的工業及非工業用水大戶,將由經發局等各局處加強向業者節水宣導、輔導及溝通,提前預爲準備,以減少對產業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