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觀察丨創新極點,何以廣州?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吳佳楠 廣州報道

11月17日,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開幕,諾獎得主、院士專家再次齊聚廣州,把脈全球科技創新趨勢。就在同一天,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在廣州南沙正式入列,標誌着我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

全球科技盛會開幕、大國重器正式入列,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廣州科技領域“雙喜臨門”,見證的正是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廣州科創釋放的強勁勢能。

這與廣州近期被賦予的定位不謀而合。近日,國務院批覆《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賦予廣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的核心功能定位,彰顯了廣州在原始創新策源、關鍵技術攻關、科創企業集聚等方面的影響力。

近年來,廣州打造“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推動構建科技成果轉化新機制,實施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協同攻關計劃,加快培育科技產業新質生產力,努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成爲全國唯一一個聚集國家實驗室、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際大科學計劃等重大平臺的城市。

創新極點,何以廣州?在受訪專家看來,在全球科技產業競爭激烈的當下,廣州迸發出引領世界前沿科技創新的澎湃生機。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廣州入選胡潤的全球獨角獸榜企業24家;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的全球排名躍升至第8位;“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羣已連續4年位居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第2位。

科創水平全球顯示度躍升

廣州,自古以來是商貿門戶。秉承“前年商都”的開放基因,廣州持續引領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中的核心支撐作用。

當前,廣州正着力打造縱貫城市南北的“活力創新軸”,深度銜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以此加強與港澳高校及科研資源寫作,聯動“黃金內灣”東西兩岸創新格局,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正是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爲橋樑,海內外科技創新的交流協作愈發順暢:落地廣州的“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已與近20個國家(地區)的45家機構達成合作,落實國際出資逾55億元;廣州實驗室建成大灣區首個印發實施兩批科研用物資跨境正面清單,入境檢驗檢疫時間縮短至1天,推動試點單位實際享惠進口貨值超過15億元。

此外,廣州不斷優化全球尖端人才引進機制,吸引高端人才來穗工作。近年來,廣州實施基礎研究人才“啓航”“續航”“領航”計劃,2024年度支持1300餘名35歲及以下的青年博士留穗開展基礎研究自由探索。完善科技創新人才成長平臺建設,2024年全市新增博士博士後培養平臺134家,新進站博士後906人,同比增長57.8%。在校大學生165萬人,穩居全國第一。2023年新增6位兩院院士,創歷史之最。

類似舉措足見廣州在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過程中的魄力。廣州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到深化國際科技創新交流和協作,再到吸引國際高端人才,都在致力於建設成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市。

得益於此,廣州的科技創新實力在全球創新版圖位勢持續躍升,科技創新綜合水平逐步邁入全球第一方陣。廣州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躍升至第8位;共有26項科技成果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牽頭完成11項,佔全省的78.6%;141個項目獲202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佔全省65%,並連續兩年囊括突出貢獻獎。

目前,廣州研發經費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是全國唯一實現研發投入強度連續十年增長的一線城市。廣州各類機構成功突破深海潛航器、高集成射頻芯片、仿生合成橡膠等“卡脖子”關鍵技術,研製出全球首個腫瘤內注射藥物、全國首臺場發射透射電鏡等創新產品,填補了一批國內空白。

“廣州在調配各類資源落成國際總部,爲大科學計劃的進一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發起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表示,生命科學時代需要一系列大科學計劃的啓動,人類基因組計劃是在廣州設立的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發起的項目,將帶動產業新變革。

突出科技與產業精準對接

當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在全球領域取得一定進展時,如何把科技創新的“最大變量”轉化爲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增量”,就離不開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在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首次舉行的中國科學院、廣東省科技成果對接會上,來自廣州的廣東寰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軟件研究所在南沙現場充分交流,達成了進一步合作意向。

寰宇科技副總經理詹春華表示,這是企業第一次和中國科學院合作,企業提出了科研需求,初步溝通在安全救援系統、數字對講、能耗三個板塊進行技術對接,未來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事實上,爲促進成果轉化和技術攻關需求的精準對接,廣州與中國科學院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新型研發機構共建、重大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早已開展了深度合作。

廣州實驗室便是二者共建合作的實踐之一。近年來,由廣州實驗室牽頭研發的全球首臺全自動微流控外泌體提取、純化及富集一體機,持續突破進口依賴瓶頸。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表示,未來廣州實驗室將繼續積極搭建平臺,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

中國科學院與廣州在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的深度合作,正是廣州近年來圍繞打通科技成果轉化路徑,牽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真實縮影。

近年來,廣州出臺科技成果轉化“1+N”政策,先後印發《廣州市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措施》以及《廣州市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制度指引》等系列配套指引政策,開展“走進大院大所”“龍頭企業-創新平臺”線下對接活動,促進技術成果實現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

同時,爲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廣州各區積極推進建設科創產業園區、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天河的環五山創新策源區承載多所“雙一流”高校、高校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高新技術企業,打通區域創新策源能力。黃埔的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廣州海絲城、廣州國際生物島則打造產業集羣區,成爲廣州產業發展的增長極。

作爲本屆論壇“東道主”的南沙區,則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以南沙科學城、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等大平臺爲核心,以冷泉大科學裝置、大洋鑽探船等國之重器爲支撐,南沙還成立科技成果轉化聯盟,集聚了172家創新主體和服務機構,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橋樑紐帶。

目前,在南沙,廣東醫谷、中大藥谷、南沙復旦國際科創園等一批優質科技產業承載空間正在加快建設;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建設南沙科學城正在加速崛起;中國科學院明珠科學園南部組團投入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1+N”政策體系在強調推動與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實現有機聯動之外,還尤其注重強化市場需求牽引,將多個企業組成聯盟,形成與產業上下游資源供需對接、協同發展的橋樑和紐帶,充分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讓創新成果實現落地轉化。

目前,廣州共有人工智能、軌道交通、智能與新能源汽車、氫能等4個重點產業鏈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眼下,廣州還在開展新一輪的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協同技術攻關征集工作,支持“鏈主企業”牽頭組織相關單位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持續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激發產業“合聚變”效應

談及廣州緣何能夠進階創新極點,創新主體最有發言權。

得益於從產業創新的關鍵需求出發,在穗科創企業積極參與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精準化對接活動,開展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協同攻關計劃等,激發出“合聚變”效應。

目前,廣州擁有規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623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248家;24家企業入選2024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數量是2020年的3倍。

這些深耕科技領域的企業作爲創新主體持續領跑新興產業向前:文遠知行成爲全球通用自動駕駛公司第一股;億航智能成爲eVTOL行業內全球首個三證齊全的企業;中科宇航產業化基地“力箭一號”商業運載火箭已完成5次共57顆衛星發射。

億航智能副總裁張宏表示,廣州培育了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的多重應用場景,助力企業開展低空經濟技術創新,目前企業已在廣州落成了EH216-S起降場地,打造了以天德廣場、廣州塔、梅心沙爲核心的廣州低空經濟融合創新試驗示範項目,未來將在廣州加速推進低空商業化運營。

就在日前在廣州車展完成“陸地航母”飛行汽車的首次公開載人飛行的小鵬匯天,同樣加碼在廣州的投資。今年,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造基地在廣州正式動工,這是全球首個利用現代化流水線大規模量產的飛行汽車工廠。

小鵬匯天副總裁王蘇南表示,依託廣州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和航空製造基礎,企業不斷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目前已完成六代飛行汽車產品迭代,申請超過700項國內外專利,未來仍會積極探索空中出行方式,助力廣州低空產業創新發展。

以企業科技創新引領新興產業創新,廣州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人工智能、智能裝備與機器人、低空經濟等若干新興產業,開闢生物製造、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新賽道,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加速推進。

數據顯示,2023年廣州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60.5%;“3+5”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9333.54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爲30.7%,不斷夯實新型儲能、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基礎。

在本屆論壇上,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技術、人工智能、未來能源、低空經濟等一系列尖端科技高頻詞的背後,也正是蘊含着廣州對原始創新以及對未來產業的發力探索。

未來廣州的科技創新探索路徑也在近期日漸明晰。廣州市委科技委員會提出,廣州錨定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功能定位,統籌全市創新體系、創新平臺協同發展,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強市。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陳夢璇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