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出動人員2.5萬人次保障“五一”假期電力供應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記者戴小河)“五一”假期,南方電網供電服務區多地遭受強對流天氣,部分電力線路受影響,電網各級生產指揮中心啓動24小時預警監測,組織搶修覆電,累計出動人員2.5萬人次,搶修車輛9000多臺次,有力保障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五省區的電力供應。  南方電網安全監管部主管劉之亮說,長時間強降雨帶來的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風險高,南方電網針對“五一”假期氣象情況和用電特點,從落實保供電重點、持續抓好應急管理、加強總體風險管控、重點落實供電質量和供電安全、優化客戶服務質量等多方面制定了針對性措施,提前準備了1015支共3.5萬餘人的應急隊伍24小時待命。  廣東梅大高速茶陽路段塌方災害發生後,南方電網梅州供電局迅速啓動社會突發事件供電保障IV級應急響應,全力配合和支撐救援保障工作。截至5月4日17時,累計出動工作人員300人次、發電車8輛、搶修車35輛、應急照明燈35臺參與應急供電保障,並組建60人的應急搶修隊伍24小時待命。  在應急隊伍奮戰在一線的同時,南方電網充分依託數字化技術,持續提升短時高強度極端天氣預測預警能力,豐富勘災手段,增強防災抗災救災能力。  “我們在500千伏山河甲線上,安裝了一套滑坡位移監測設備,可以對重點防汛塔位開展精準監測。”南網超高壓公司柳州局輸電所員工李飛虎介紹,一旦鐵塔傾斜、沉降位移的毫米級三維座標變化幅度超過警戒值,設備會自動報警,“以前要使用經緯儀,至少2人堅守在現場,每4小時測量一次杆塔傾斜度、沉降位移數據。現在只要每天后臺檢查1-2次數據即可。”  “線路跳閘後,只需要輸入線路名稱,機器人便可自動開展故障研判。”在廣州增城,人機交互問答機器人的推廣使用,大大節省了山區電力員工的巡視線路、查找故障的時間。南方電網增城供電局生產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張清鬆說,機器人聯通了線路、變壓器等電力設備,相當於電力工人身旁多了一名隨叫隨到、隨問隨答的嚮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