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若「驗出懷孕」恐罹睾丸癌 有這病史風險高出3~14倍

男性若用驗孕棒出現兩條線,可能是罹患睾丸癌。(示意圖/達志影像)

驗孕棒是女性用來檢測是否懷孕的工具,快速又方便,但如果是男性檢測出2條線呢?醫師示警,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罹患睾丸癌,一定要趕緊就醫。但也不建議用驗孕棒當作睾丸癌的檢測工具,很可能出現「僞陰性」,最好的自我檢查是洗澡時「自摸」一下,如果睾丸有痛腫塊就要高度懷疑可能是睾丸癌。

新冠疫情爆發後,許多人都有快篩經驗,日前一名男網友在社羣媒體分享,前陣子家人選購快篩試劑誤買成驗孕棒,他抱着好玩的心態拿來驗看看自己的尿液,沒想到竟驗出2條線。許多人提醒他趕緊去看醫生,很有可能是得了睾丸癌。

●驗孕棒檢測睾丸癌 可能出現「僞陰性」

驗孕棒主要是檢測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當女性懷孕、胚胎形成時,尿中β-HCG濃度會升高而被檢測出。正常情況下,男性不會分泌β-HCG,但是當罹患睾丸癌,就有可能分泌β-HCG,造成驗孕棒測出2條線。

但不是所有睾丸癌都會驗出β-HCG。臺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睾丸癌分成許多類型,不是每一種睾丸癌都會分泌β-HCG,也有可能分泌乳酸脫氫酶(LDH)、甲型胎兒蛋白(AFP),所以這3項是睾丸癌的3大指標,一般抽血就是驗這3個數值。標準檢查還包括詢問病史、觸診、照超音波、照電腦斷層確認腹腔或後腹腔有無淋巴轉移。

即使睾丸腫瘤有分泌β-HCG,也可能因爲腫瘤不夠大、分泌的濃度不夠高而檢測不出,這也是爲什麼睾丸癌的標準檢查是抽血而不是驗尿。國泰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說,β-HCG的濃度必須達到更高才有可能透過尿液檢測出來,「但通常這麼高的指數,睾丸腫瘤應該滿大,外表應該就摸的到。」

驗孕棒用來檢測睾丸癌可能有「僞陰性」,因而不能作爲標準檢查;但陳煜提醒,男性朋友如果真的驗出2條線,就需要提高警覺,因爲正常情況下男性的β-HCG值不會這麼高,「僞陽性的機會比僞陰性來的低,」除了再自我檢查睾丸是否有硬塊,最好還是就醫進行完整檢查。

●好發年輕族羣 無睾丸相關病史易延誤就醫

所幸,睾丸癌不是發生率太高的癌症,而且目前的治療方式多有不錯的效果。根據統計,西方白種人平均每十萬名男性會有2~3人罹患睾丸癌,東方人每十萬名男性則不到1人、平均0.8人左右,黑人更少,每十萬名男性約0.5人有睾丸癌。蔡樹衛表示,臺灣每年約200~300人新診斷出睾丸癌,在所有新診斷出的癌症患者中約佔0.2%,大約每1000名新確診的癌症患者中有2人是睾丸癌。

和大多數癌症爲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不同的是,睾丸癌好發於15~35歲年輕族羣,而且有隱睾症病史的人是高危險羣,風險比一般男性高出3~14倍,約5成的睾丸癌患者有隱睾症病史,或睾丸先天萎縮、因受傷萎縮等,都會提高罹患睾丸癌的機會。

但陳煜表示,有隱睾症的患者比較不擔心延誤就醫,只要曾經就醫或接受過睾丸下降固定手術,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要定期追蹤,一旦出現異狀就能儘早發現;反倒是另外5成的睾丸癌患者因爲沒有隱睾症病史,沒有定期追蹤、加上睾丸癌往往沒有症狀,反而可能延誤就醫。

不少患者是在洗澡或和伴侶發生親密行爲時,自己或伴侶意外觸摸到睾丸有硬塊而就醫確診,偶爾也有青少年在校園健康檢查時由校醫觸診發現,不過,通常必須腫瘤達到一定大小或長在睾丸靠近邊緣表面處纔有機會直接觸摸到,若腫瘤較小且長在睾丸正中央,可能摸不出來。

此外,睾丸腫瘤通常是無痛硬塊,僅約1成的患者會有疼痛症狀,可能因爲腫瘤破裂出血或腫瘤腫大到一定程度造成中間組織壞死、局部感染髮炎而引起疼痛。因此,建議只要觸摸到腫塊、兩側睾丸大小不一、觸感不同,甚至癌細胞已轉移,腹股溝淋巴結也可能腫大,都建議進一步就醫檢查。

●睾丸癌治療效果佳 及早發現就是最佳預防

陳煜表示,國內8成以上睾丸癌患者確診時爲早期,第一、二期的患者通常手術切除腫瘤後,5年存活率高達95~98%,幾乎根治,即使到了第三期、癌細胞已擴散到淋巴,經過手術再化療,5年存活率也可達9成以上。只有癌細胞已遠端轉移至其他器官,進入第四期,5年存活率才能降至5成,蔡樹衛說。

儘管睾丸癌通常能獲得不錯的治療效果,但患者可能面臨一大問題——生育需求。陳煜指出,由於睾丸癌患者通常較年輕,還有生育需求,但睾丸癌手術一般無法只切除腫瘤,需整顆睾丸切除,如果兩側睾丸同時都有腫瘤需切除,或雖然只有單側有腫瘤但須接受化療,仍可能破壞兩側睾丸組織,導致無法產生精蟲。

這時醫師可能和病患討論,睾丸切除後,保留未受癌細胞侵犯、裡面仍有精蟲的的正常組織,將其冰凍,或直接以射精方式冷凍精蟲,將來可以再進行人工受孕。

另外,在外觀上,若手術後追蹤2~5年沒有復發,患者也可以考慮做人工睾丸,將矽膠材質的人工睾丸放入陰囊中,看起來如同手術前,仍是2顆睾丸,可降低患者術後的心理陰影。

陳煜和蔡樹衛提醒,雖然睾丸癌難以預防,目前明確已知的就是有隱睾症病史、有睾丸癌家族史的患者要提高警覺、定期追蹤,一般男性朋友可以在洗澡時自我觸摸睾丸,檢查是否有腫塊,「沒事『自摸』一下,及早發現,就是最好的預防。」

文章來源: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