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新住民有苦不用往裡吞 移民署每年辦關懷網絡會議

馬來西亞籍男性新住民代表吳振南分享在臺生活經驗。(圖/移民署提供)

移民署爲關懷男性新住民權益,北區事務大隊臺北市服務站於今(19)日辦理「112年新住民關懷網絡會議」,邀請近20個公、私部門及新住民團體共同參與,以「男性新住民輔導分享」爲主題,會中邀請男性新住民現身說法以及公私部門分享輔導男性新住民的經驗,希望強化合作關係並全方位來照顧男性新住民。

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臺北市服務站於今(19)日辦理「112年新住民關懷網絡會議」,邀請近20個公、私部門及新住民團體共同參與。(圖/移民署提供)

移民署表示,爲深化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同時更有效地連結各方資源,打造完善的新住民關懷網絡,臺北市服務站每年均會辦理網絡會議。馬來西亞籍男性新住民代表吳振南表示,看到許多與會的單位很積極重視男性新住民的權益,讓他備受感動。會議中,吳振南也分享當初自身經驗,初來臺灣時也面臨人生地不熟,有苦也只能往肚裡吞。後來透過運動走出舒適圈,同時拓展人脈,最後找到屬於自己的興趣與志同道合的朋友,活出精采人生。

吳振南說,「任何人移居到異鄉,都會遇到不同形式的困難,有關經濟的或是生活適應上的問題,勇於改變並跨出第一步,整個世界都會幫助你,而你其實也能夠貢獻一己之力,去幫助這個世界」。

伊甸基金會新移民家庭成長中心主任朱莉英亦分享服務男性新住民經驗表示,近來因舉家移民、來臺就讀之國際生及結婚依親來臺的移民類型當中,男性有增加的趨勢,男性新移民的議題也逐漸受到重視。根據觀察,男性新住民時常扮演家庭經濟的提供者角色,服務需求也較集中在經濟與就業困難,但在服務的過程當中,也發現男性不易分享內在情緒,如何在協助其就業的同時,兼顧心理支持工作,是目前積極努力的目標。

臺北市服務站主任蘇慧雯指出,政府在保障新住民權益時,也同時兼顧性別平權,特地將男性新住民議題列爲本次網絡會議的主題,邀請各界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