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專家談產能過剩:“卷”是市場經濟的固有特徵 | 最前線
文 | 呂雅寧
編輯 | 蘇建勳
“‘卷’這個詞現在用得很多,這個概念在經濟學中其實就是競爭。過去我們把計劃經濟叫作短缺經濟,有了市場經濟以後,它總伴隨一定程度的過剩,這是市場經濟固有的特徵。”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這樣說。
6月20日,在中國新聞社國是直通車舉辦的“能源中國—— 統籌轉型與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下的產業動能煥新”主題活動中,十位業內專家從各自研究的領域提出見解。
從宏觀角度看,截至2023年底,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5億千瓦,達到15.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在全國發電總裝機中的比重突破50%。與此同時,“新三樣”,即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額已經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
“這在三年前是很難想象的。” 劉世錦表示,過去很多人認爲減碳和增長是相互掣肘的,但現在大家的觀念已經開始向相互促進、共贏轉變。
他也提到新能源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例如新能源供給不穩定、消納和外送受限、分佈式上網難、隔牆售電難,以及當前討論熱度較高的市場內卷、價格下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衝擊等話題。
對於新能源的穩定供給問題,劉世錦談到目前的兩種主要技術路徑:第一,加大煤電的供給,甚至是增加煤電的投資。但從碳中和中長期目標看,煤電是要逐步退出的,需要重視煤電投資的金融風險;第二,發展儲能以及數字技術。特別需要重視新能源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和網絡系統的重新開發、重新更新,這從長遠來看也有利於國家能源安全。
今年以來,“產能過剩”話題一度引發熱議。
但若把中國新能源產品出口多等同於“產能過剩”,實則有悖於常理,且與客觀事實不符。從比重看,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數量佔產量的比重爲12.5%,明顯低於德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也在6月22日對外表示:“所謂中國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論調違背市場規律和經濟常識,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與歐盟高舉的‘綠色發展大旗’不一致,保護主義只會拖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進程。”
在劉世錦看來,過去的計劃經濟等同於短缺經濟,如果短缺普遍存在,競爭也就不復存在,一定是適度過剩纔會導致競爭和優勝劣汰,從而推動技術進步和質量提升。如果把“卷”理解爲市場競爭的話,這種“卷”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
他表示,和所有產業一樣,新能源產業起初也有大量企業進入,接着展開“淘汰賽”,隨後優勢企業憑藉良好的競爭力脫穎而出,市場份額開始集中。這是市場經濟的正常過程,也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必經的程序,但需要避免政府的不當行政干預,以及某些不正當競爭。
劉世錦提到,政府更好地發揮作用需要做好這三點:第一是堅持“雙碳”目標,穩定綠色轉型和長期發展的預期。第二是適時推出各級政府減碳量化指標,普遍推廣碳賬戶和碳覈算,形成全面嚴格的減碳責任機制。第三是收集並及時發佈信息,進一步規範市場競爭秩序,防止扭曲要素價格的“築底”競爭,形成有利於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和政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