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代價 臺電明年仍虧千億

能源結構改變,衝擊發電成本!統計臺電近2年累計虧損超過4300億元。圖爲2023年中秋節晚上看見滿月,與前方的臺電鐵塔。(本報資料照片)

能源結構改變,衝擊發電成本!統計臺電近2年累計虧損超過4300億元,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樑啓源指出,能源轉型政策讓原本便宜的電,被成本較高的電取代,臺電明年仍會累計虧損千億元,且虧損會持續擴大。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企業、用電大戶電價近年累計已上漲50%,繼續漲下去,一些中小型旅館恐掀一波關門潮。

樑啓源指出,以臺電今年公佈會計資料揭露的成本分析,每度核電不到1.1元,但燃氣要價3.11元、太陽光電爲5元、海陸風電約7元;回顧核電廠2014年發電量超過4億度,現在已降到1億度左右。假設能源轉型的成本有一半用燃氣來替代,一半分別用太陽光電跟風電來替代,算出來中間成本的差異大概是1080億。

樑啓源進一步表示,今年7月以前還有核三1號機,如明年5月核三2號機也如期除役,推估2025年虧損會到1200億,2026年進一步攀升到1300億。

樑啓源指出,臺灣能源政策以燃氣、再生能源爲主,其中天然氣與國際油價掛勾,現在國際油價還在低檔,西德州原油每桶約70美元,但過去一段時間曾漲到120美元,若地緣政治衝突升溫,國際油價上漲,臺電的虧損還會再增加。

電價審議委員會本週召開,外界預期10月電價可能繼續上漲。賴正鎰呼籲,要趕快重新檢討能源政策,讓還在運作的核電廠繼續營運下去,否則臺電虧損只會更爲擴大,直言人民沒有必要爲錯誤的政策、臺電虧損埋單。

工總副理事長侯傑騰表示,近年用電大戶的調幅最多,電價調幅應具一致性,許多大戶、大企業節電效能高,只是因爲經濟規模因素就要支付較多電價,這不公平。他認爲,穩定供電是最重要的,面對2050淨零碳排目標,應將所有能源納入考量,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之下,核電還是最穩定的基載、對減碳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