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逐“綠” 經濟發展添“新”

(原標題:能源轉型逐“綠” 經濟發展添“新”)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經濟參考報》8月30日刊發記者王璐採寫的文章《能源轉型涌“綠”潮 經濟發展添“新”意》。文章稱,截至2023年底,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較十年前增長10倍,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佔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一次能源生產能力十年增長35%,能源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約39萬億元……翻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29日發佈的《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可以看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轉型“綠”潮涌動,清潔能源發展實現新跨越,相關產業成長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支柱,爲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能源行業正在抓緊開展“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將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深化能源改革創新,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大漠如弓,長河似弦。從空中俯瞰,光伏板一塊接着一塊,以往連綿起伏的黃色沙丘,變成了“藍色海洋”,一片片綠植點綴其間……這是三峽集團鄂爾多斯庫布其沙漠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以下簡稱“庫布其項目”)挺進沙漠留下的印記。

作爲國家“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重要項目,庫布其項目先導工程1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已於2023年年底併網,年均生產綠電40億千瓦時。距此向西60公里,機器轟鳴、往來穿梭,後續項目工程場平施工正如火如荼。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我國堅定不移加快能源轉型,清潔能源發展實現新跨越。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超過15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火電。清潔能源發電量約3.8萬億千瓦時,佔總發電量近40%,比2013年提高約15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從15.5%提高到26.4%,煤炭消費比重下降12.1個百分點。

今年新能源發展進一步取得新突破。截至7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6.8億千瓦,裝機佔比超過54%。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7.4億千瓦,同比增長49.8%;風電裝機容量約4.7億千瓦,同比增長19.8%。

中國能源轉型也支撐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白皮書顯示,十年來,能源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約39萬億元,顯著拉動了上下游產業鏈及相關產業的投資增長。一系列能源領域重大工程建成投產,建立起完備的能源裝備製造產業鏈,新能源、水電、核電、輸變電、新型儲能等領域技術創新加快,推動清潔能源產業成長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支柱。

“中國依託持續的技術創新、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充分的市場競爭、超大規模市場,實現了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也推動了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8月29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介紹說,過去十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年度新增裝機在全球佔比均在40%以上,2023年超過一半,爲全球綠色發展持續提供動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節能降碳的政策文件,特別是最近印發的《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和《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對今後一個時期的綠色低碳發展和“雙碳”工作都作出了整體部署。

“能源行業正在抓緊開展‘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研究部署下一階段能源轉型的目標任務,將會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紮實開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工作,推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推動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的目標。”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宋雯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快速推進,“技術就是資源”的趨勢愈加明顯。十年來,我國綠色能源技術實現新突破。建成風電、光伏全產業鏈研發設計和製造體系,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第四代核電技術,水電全產業鏈體系全球領先。

據介紹,下一步能源行業將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能源、核電、智能電網等領域技術水平跨越式提升,積極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此外,依託重大工程來推動能源技術裝備攻關、示範和推廣,以工程應用不斷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迭代升級。

“能源轉型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需要大力提升能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章建華表示,下一步還將深化能源改革。通過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持續擴大電力現貨市場覆蓋範圍,進一步提升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水平。建立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快培育綠電綠證市場。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推進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推動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