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跟播!懸疑推理陸劇《新生》解析5重點,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費可!

《新生》陸劇是改編自珞珈的原着小說《費可的晚宴》的網路電視劇,這次Netflix平臺也有跟着一起跟播,其實光是看介紹,蠻難去理解這部劇的劇情的內容和重點,再加上這部劇是定調爲推理懸疑「燒腦」劇,所以在剛開播的前幾集的時候真的蠻難去抓到這部劇的調性與重點,本篇文章則是會來解析《新生》的看點,並且做一些解析劇情(全10集),好讓觀衆可以在觀賞本劇的時候比較入戲和抓到重點。

陸劇《新生》海報與片頭設計

而片頭裡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個拼圖碎片,這也象徵着每個人都不一定完整的暗喻,每個人性都有碎片和缺失,有缺角、有各式各樣的破碎和黑暗,而不是單純的完美無瑕。

圖/陸劇《新生》

人物時間線的重疊設計

因爲導演必須要賣弄「懸疑」,所以人物和費可相遇的時間軸本來就不能照着順序來敘述與刻畫,不然這樣這部劇就會變成是單純在刻畫流水帳了,哪來的懸疑與懸念可言呢?因此導演的手法我是可以認同的。

導演沒有將人物的故事線打得太散,劇情架構上是每次幾乎都是着重在同一個人的人物講他的故事,所以觀衆可以比較長時間聚焦在同一個角色的故事線裡,然後思考着各種線索和真相,甚至導演還巧妙地透過每一集都單一聚焦同一個角色的故事中去挖掘這個人物角色的「醜陋人性」。

因此在看《新生》時,我覺得大家不妨可以拿着紙筆畫下幾個年度的時間軸,然後就可以很清楚明瞭費可與不同角色有交集的時間軸,以及其他人其實也彼此都有重疊的線索!

事實上這是全員皆「貪」的故事

本劇劇情會特別就在於「訊息差騙局」的精巧編排,這當然也是在呼應到現今的社會現象與議題,更是在暗諷人性看待真相的片面與盲目,費可對幾個人物的「貪婪」弱點(貪婪可以是感情,也能是金錢)掌握的精準,在每個人面前都是不一樣的費可。《新生》反過來對配角人物的刻畫和堆疊,打從一開始每個人都不想要講出自己與費可的關係和故事,保護的可不是費可,而是自私有貪心的「自己」,因爲他們都知道自己其實也跟費可無所不同,在這個社會與體制中都在用「騙」玩這場遊戲。

費可根本是配角內心的照妖鏡,大家只是互相利用

我很喜歡電影裡這五個人面對面講着故事、聽着別人故事時的各種反應,這也是本劇中很妙的一個設計,因爲這裡的場景就是密室,場景很單調,沒有變化,能夠支撐這些戲的就是角色的「對話」與「臺詞」的堆疊。

何珊在《新生》劇中存在的含義?

因爲我覺得這社會中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的,會羨慕那些用非正常方式取得地位的人,但這就差在「你自己敢不敢做」而已,如果可以,你爲什麼沒有膽去做?說穿了,本劇中何珊的角色在結局裡纔是一個最寫實的角色發現,她最後的抉擇,完全是仰賴劇情最前面編劇導演對她角色弧線刻畫~我個人是覺得蠻特別的是劇情裡她那些不是引人注目的各種舉動,竟然都默默地在堆疊她最後結局會做的選擇,觀衆可以在結局時多注意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