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聽錯,新疆和田沙漠裡種出了水稻!

新疆和田,一座座溫室大棚矗立在漫漫黃沙中。走到跟前,裡面一派生機盎然,各種植物吸收着光熱資源,萌芽、生長、開花、結果。

圖片來源:新疆廣播電視臺微信公衆號

這裡是萬畝沙漠設施農業產業園內的植物工廠。三層栽培架上,採用垂直立體多層空間無土栽培技術的水稻“住上了樓房”,單位面積產量大幅增加。不僅如此,這裡的水稻從定植到收穫只需兩個月,遠遠小於120到150天的我國水稻生長平均週期。

“我們這次種的是當地的‘新稻1號’水稻品種,採用了快速繁育技術。”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研究員王森介紹,其中育秧時間15天,將水稻秧苗定植到立體栽培槽之後,整個生長週期只需要60天。

生長週期爲何能大大縮短?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楊其長率領科研團隊,通過快速繁育技術手段,實現了水稻生育期減半,且全年不分季節連續繁育的技術突破。

在植物工廠內,記者發現有很多LED燈,這是水稻快速繁育的“法寶”。科研團隊成員史大煒介紹,根據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光合需求,不斷調控光配方,實現精準補光,大幅縮短了水稻本身的繁育週期。

楊其長告訴記者,植物工廠可以控制溫度、溼度、光照、二氧化碳和根際營養。今年4月,首次試種的快速繁育水稻收穫,畝產達1051.5公斤。5月份以來又收穫兩茬,畝產均超過1000公斤,目前第四茬正在培育。

“未來,我們在戈壁沙漠上也可以通過沙漠溫室以及新技術的應用,探索糧食作物的高效生產。如果一年收穫五茬的話,一畝地一年的產量就可以達到5000公斤左右,助力糧食安全。”楊其長說。

快速繁育水稻的秧苗從哪裡來?科研團隊成員楊俊給記者展示了立體循環式育秧機,“育秧機不停轉動,光充分照射到每個植株上,讓植株均勻地生長,15天就能完成育秧。一臺育秧機佔地僅10平方米左右,可以供應50畝水稻需要的秧苗。”

據介紹,這項快速繁育技術已在四川成都植物工廠試驗成功,但成都自然光比較弱,基本全部依賴人工補光,能源成本、運行成本和建設成本相對較高。爲此,科研團隊把目光瞄準了新疆和田。

在和田,不少溫室大棚建在沙漠上,建設用地成本低,日照時間長。“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同時還能蓄積熱量,不需要燃煤保持溫度。”楊其長說,和田的沙漠是非常理想的試驗場地。經過兩年多的試驗,團隊終於攻克了在沙漠溫室條件下水稻快繁生長的關鍵難題。

楊其長測算過成本:“這種高效節能的沙漠連棟溫室,1平方米建設成本只有350元左右。未來與新能源、機械化、智能化裝備技術結合後,它的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還會降低。”

萬畝沙漠設施農業產業園內,目前共有4座植物工廠,除水稻外,記者還見到了正在生長的玉米、西紅柿、人蔘果等不同作物。現在,楊其長和他的科研團隊又在沙漠溫室裡繼續探索大豆、玉米、小麥等主糧作物,以及油菜、棉花和苜蓿等作物的快速繁育關鍵技術,爲未來溫室作物快繁加代育種及高效生產提供科技支撐。

報道來源:《人民日報》2024.10.22 第7版

人民日報記者 李亞楠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