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還是背景?三峽大學一人掛科14門考研上岸華科,父母身份流出

三峽大學的王漢源,他在大學掛科14門,考研上岸華科建築類專業,成爲很多人學習的榜樣。他的父母身份曝光後,又出現了質疑的聲音,這不是一個“學二代”嗎!

根據媒體報道,王漢源系三峽大學2019級本科生,讀書期間表現非常差,曾經掛了14科,遭遇嚴重的學業危機;有退學的風險。

正當很多人不看好他前途的生活,他給了很多人驚喜。在2024考研中,成功被華科建築學院錄取爲研究生,一下子引來很多羨慕、佩服的眼光;真是太優秀了。

面對王漢源的神奇表現,有人挖出了的家庭背景。他的父母都有很強的圈內學術背景,並且王漢源在大學就發表過論文,是一位“學二代”,很多人就懷疑起他的考研成績了。

有網友挖出王漢源父母的資料;他父親是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現在的武漢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建築系教授王*鬆,其母親則是中工武大規劃院院長袁*。

根據資料,王漢源在本科期間發表的多篇論文,論文作者格式大致是:武大教授父親+武大研究生+男主:三峽大學學生。

對於這樣的情況,王漢源確實存在被其父論文掛名的可能。一個掛科14門的學生,怎麼可能有這麼多論文出現呢?並且還不是三峽大學出的論文;聯想到他父親的學術背景,就比較正常了!

有網友爆出他的考研成績,統考思政是5字頭,外語是6字頭,說實話成績還可以。但是專業課表現很好兩門都是120以上,進入複試。以王漢源本科的論文表現,面試以第二名的成績上岸華科很正常。

一個好好的考研逆襲榜樣,爲什麼會被質疑是他是“學二代”,靠父母資源上岸的呢?

主要是其父母在圈內確實有背景;他本科學習表現又很差,但是有三篇武大的論文在手;這是非常神奇的表現;一般家庭做不到的。從這方面說王漢源逆襲確實得到了其父的幫助。

至於大家質疑的大學學習很差,科研成績優秀;這裡有貓膩,這個真不好說,華科閱卷公平性很好,不至於爲了一個“公子”徇私的。

爲什麼他本科成績差,考研成績逆天了呢?從思政與英語成績看,成績還好,不是差得掉渣。至於專業課,他有父親的指導,加上學習態度的改變,考120分以上是可以的;他父親就是最好的考研指導老師。

王漢源考研華科上岸,之所以被質疑,筆試上沒有什麼可說的;真正的問題是他的本科論文。這種父帶子發論文,應該是學術圈的常態。即使有疑點,但是也不好說什麼;查起來也很難的,中山的宋爾衛也是這樣乾的。

文末總結

王漢源考研上岸華科,是逆襲還是靠父母資源背景呢?從他的表現看,是二者都有。就他的本科糟糕表現,如果沒有其父的論文署名,華科是很難上岸的;這就是“學二代”的優勢,父母利用手裡的資源,提前給孩子堆資源,達到上名校的目的。

人性都是自私的,父母爲了孩子,都不惜成本的提前謀劃。王漢源如此,宋爾衛的兒子也是一樣。老百姓只有乾瞪眼的份,誰要自己的父母是平民呢?只能怪自己“出身”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