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大爛片,再添一員猛將

去年底,電影《再見,李可樂》要上映時,我和友人頗不厚道地調侃,吳京大哥要演“小狗”。

事實上影片和預料的有所不同,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吳京大哥的靈魂跑到了狗身上。

全片小狗從未口吐人言,一切都以模糊化處理,讓觀衆一直在小狗是否是父親轉世之間搖擺。

沒曾想不到半年的功夫,又來一部“父親變狗”的電影。且這回,是真變成了狗,即父親的靈魂,穿越到了狗身上。扮演父親的,還是天王郭富城。

這是件有低俗樂子的事。哪裡有低俗樂子,哪裡就有我。

於是便第一時間買票去看了這部《來自汪星的我》。票價出奇實惠,¥14.9。出票時還暗喜撿了便宜,怎曾想喜了沒兩小時,出廳後便忍不住暗惱,這種殘次品電影,四毛九都不值。

奢侈的不是錢,是我的時間。

《來自汪星的你》‍

片子本來不叫這名,不知道是不是爲了蹭《來自星星的你》熱度。但是想了想有點沒道理,畢竟那都是十幾年前的老貨了,真要蹭,叫個《熱狗滾燙》或者《飛馳狗生》我想還是更吸睛些。

《來自汪星的你》原名《老爸是旺財》,網路上有關現名的資料並不多,只有搜索了原名才知道,這原來是部原定於2021年上映的積壓片。

99%的積壓片都是爛片的理論,在這部影片身上再次得到了驗證。

這的確是一部爛片。

且是一部喪良心級別的爛片。

往常的爛片,或爛在故事、或爛在表演,少數的還有爛在節奏、視效等等。

討論一部片子爛不爛的前提,我覺得至少它是一部完整的電影。

《來自汪星的你》不同,它壓根就是一部殘次品,製作層面上有着嚴重缺陷。這種電影能公映出來讓大衆買票去看,其過錯已經不僅僅在於電影本身了。

所有參與它上映這件事的人,都該謝罪。

其中最爲顯著,最直觀,最讓人感到糟心的,是影片的配音問題。

本片臺詞較多的四位角色,分別由郭富城、藍盈瑩、王大陸以及黃齡出演,語言均爲普通話。

照常理講,最該請配音的,應該是郭富城。咬字再標準,港普還是蠻明顯。

令人震驚的來了,本片應該只有郭富城是原音。其它三位,應該都是配音。 我比較嚴謹,用的是“應該”。 我的耳 朵辨別不 出片中他們是否一定用的原聲。

會持懷疑態度,完全是因爲,片中除了郭富城之外,另外三位的嘴型和配音根本對不上。

這絕不是簡單的配音差池問題,片子已經變態到不僅口型對不上,有時連畫面都對不上。

我印象極爲深刻的是有一場戲,分明聽着是王大陸的角色在說話,但銀幕上呈現的卻是一個毫無主體與構圖,與內容完全不相干的畫面。

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原本的拍攝畫面丟失了,楞是用了一段拍廢的素材,強行給補上。

總之一句話,就最直接的觀影感受而言,本片的體驗極爲差勁。差勁至極。真是硬着頭皮在往下看。

那麼如果觀衆做回大善人,拋開製作層面的問題不談,僅就電影本身而言,它又如何呢?

只能說拍得很好,下次真別拍了。

《來自汪星的你》是一部真人動畫電影,即真人與動畫相結合,如《加菲貓》、《泰迪熊》、《比得兔》、《帕丁頓熊》、《精靈鼠小弟》等作品。

《比得兔》

國外真人動畫電影有不少,但在國內這倒是個稀罕題材。原因很簡單,技術跟不上,做出來的特效太假。

所以固然《來自汪星的你》中的那條特效狗有點出戲,但我並不想就此大書特書,畢竟硬實力就擺在那,至少它的敢爲人先還當得一句勇氣可嘉。 也就是說,本片在形式上, 主 打一個“勇氣 牌 ” , 並 無其它 亮點可尋。

演員方面,則由於配音問題,讓表演大打折扣。

全場最佳,只能給到郭天王。

雖然郭天王在片中大部分是以“狗子”的外型登場,但在有限的人型戲份下,他仍極具職業精神地認真踏實演好每一場戲,投入程度與演《寒戰》、《踏雪尋梅》並沒什麼兩樣。

至於本片的故事,則只能說就是學生作文,結構相當簡單。

一位父親在女兒即將生日的時候,答應了她三個願望。

1,養條小狗;2,送她一首歌;3,帶她去遊樂園玩。

一次意外,父親不幸離世,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死了的父親,在地府中誤打誤撞跌入畜生道 (致敬豬八戒?) 轉世成了一條狗,且穿越到二十四年後。

之後跑回女兒身邊,以小狗的身份爲女兒實現三個願望,離去,全片完。

片尾還玩了一手平行宇宙,在另一個平行時空的地方,父親沒有發生意外,仍然幸福地和女兒生活在一起。

對這個故事,只能用平平無奇四個字形容。 不算特別差,但你要說它好, 卻是半點也張不開嘴。

女兒誤解父親的死亡是由於下崗了接受不了自殺,以爲父親拋棄了自己,所以長大成爲歌星後一直不願公開談及父親。小狗的到來,一點一點讓女主找到父親對她的愛,最終女兒重新以最大的愛意懷念父親。

總得來看,影片故事更像是在 CCTV 少兒頻道播放的兒童教育片。主題的最大意義,就是呈現父親對女兒的愛。

父親確實偉大,但這種《知音》、《讀者》式的故事,我想但凡心智成熟的觀衆,都會覺得它有些無趣與套路。

全片只有一處情節,處理地讓我有些側目。

父親被類似閻王的角色告知,以狗身份重返人間的他只能待24小時。 (致敬《龍珠》?)

在離開前一個小時,女兒似乎是猜出了狗子的真實身份,給狗子說如果它是爸爸就做一個擊掌。

狗子扭頭看了看錶,選擇了裝傻。他不願讓女兒再經歷一次失去父親的痛苦。這一塊的處理,大概能算得上是全片爲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最後有關影片的選角,我想多聊一嘴。 因爲這的確是影片給予我爲數不多的趣味。

影片中藍盈瑩扮演的女主,是個過氣的選秀歌星。 過氣的原因是,她出道多年,只有一首歌火,到哪都是唱這一首歌。 單是這個設定還沒什麼,但是,全片最有梗的地方來了。

女主有個對手tata,這個tata是由自稱“中國第一女rapper”的vava毛衍七扮演。vava有個人盡皆知的梗,她到哪兒都在唱自己的成名曲《我的新衣》,以至於被無數網友造梗。

“Vava的新衣都穿包漿了”

“她的新衣五年了還沒穿完”

“vava是不是第一女rapper我不知道,但她一定是最節儉的女rapper”。

Vava在本片中扮演一首歌吃幾年的女主對手tata,其包容程度在我看來,絲毫不亞於《分手大師》中破例爲假裝性格認知障礙的九兒,扮演評委的金星老師。

不過話說回來,一部電影如果最後留給觀衆的印象,只能是這些銀幕之外的東西。

這是否已能足夠說明,它的不合格。

商務/阿樂(微信:pachongsw1)進影迷交流羣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