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甩肉”,熱辣滾燙的拳擊狂漲女粉

拳擊,正在成爲運動潮人們的新寵。

“很多人都享受挑戰自我,揮拳格鬥的那種熱血感。”深迷拳擊的林悅因此愛上這項運動,“拳擊是一種極限運動,當你腳步左右騰挪再揮拳擊中對手的那瞬間,內心會非常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拳擊不僅只是健身,更是挑戰自我的過程。”

近段時間,拳擊隨着電影《熱辣滾燙》的上映格外火熱。越來越多發燒友和萌新涌入拳館,開啓自己的格鬥歷程。

拳擊的走紅也推動着健身行業整體的爆發。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涌入拳館之外,在意身材管理的年輕人同樣因爲“每逢春節胖三斤”走進健身房。熱潮涌動,同樣催火健身裝備、健身培訓等多個行業。

“拳擊熱潮帶動着健身市場迅猛爆發,也讓越來越多的國人涌進這一領域,進而推動這個萬億市場在現階段以及未來的持續爆發。”經營着一家體育用品店的王健如是說。

年輕人“擠爆”健身房

浙江一家健身房裡,林悅正跟隨教練的指導學習着出拳、躲閃等基礎動作。儘管激烈運動讓她一個勁地喘着粗氣,汗水更是順着額頭不斷淌下,但林悅卻樂在其中。

“春節去看了電影《熱辣滾燙》,除了賈玲瘦身後帶來的蛻變讓人驚歎外,拳擊賽場中那種刺激感也讓人爲之着迷。”林悅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自己在觀影時就對拳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第二天便找了所拳擊班報名學習。

拳頭第一次打在沙袋上的瞬間,林悅迅速沉迷其中,“無論是追求力量的快感,還是不斷挖掘潛力的過程,都格外過癮。”

同樣熱衷於健身的還有00後林欽。剛結束春節假期,林欽就迫不及待地在公司附近健身房辦了年卡,計劃着進行有氧以及器械運動,可以將春節期間吃出來的贅肉減下去。

“一週內差不多胖了五六斤,感覺雙下巴和肚腩都出來了。”林欽無奈地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過年回到老家後每天不是陪着父母走親戚,就是和久違的老友聚會。“現在整個人看上去特別臃腫,計劃在夏天前減掉10斤。”

“每逢佳節胖三斤”帶來的無奈,讓不少追求身材管理的年輕人節後涌入健身房。

貝殼財經記者走訪健身房時注意到,不少年輕人正在跑步機、龍門架等器械上揮汗,而一旁的動感單車室裡也有十多位學員,正跟着教練的節奏賣力地鍛鍊。

一位年輕人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想在收假後鍛鍊起來,讓他驚訝的是,原本要避開傍晚的高峰期,結果下午的健身房內擠滿了人,“幾乎每臺跑步機上都有人,不少擼鐵的器械前也有人在排隊等待,看來減肥成爲大家共同的目標。”

“最近來鍛鍊的人明顯增多,其中又以年輕人爲主,基本佔據了八成以上。”在重慶開着一家健身房的老周表示,自2月15日恢復營業後,每天都會接待十幾撥客戶,“感覺店裡的器械都不夠用了,光是這幾天的生意就比一個月前多了50%。”

“現在年輕消費者對身材管理很是嚴格。尤其是在春節高熱量飲食後,自然會選擇恢復性鍛鍊。”老周表示,“事實上,健身不僅能減去假期所堆積的贅肉,還能有效緩解節後綜合徵,進而提高工作積極性。”

扎堆報名拳擊嚐鮮, “一週新增近60名學員”

“擺拳時不要讓胳膊放下來”“後腳跟擡起5釐米,把體重均勻落到前後腳趾骨部位”,浙江一家拳擊俱樂部裡,教練韓木正在耐心地講解着揮拳動作。在他身前,十餘名學員不斷揮舞着拳頭。

近段時間,越來越多年輕人對拳擊產生興趣,也催動着各地拳擊健身項目迎來爆發。

據美團數據顯示,自2月10日以來,與“拳擊”相關的關鍵詞搜索量較去年春節同期上漲了388.4%,大衆點評搜索量增幅爲257.2%,評論量同比增速達337.53%。“成人拳擊”“拳擊體驗課”“拳擊月卡”“女生拳擊”等關鍵詞搜索量,均較去年春節同期增長超10倍。

“年後來店諮詢、試課的年輕客人明顯有所增加,其中又以女性客人爲主。”老周表示,以往店裡的學員主要以男性居多,只有寥寥幾名女生。而最近自己隨時都能接到女性顧客打來的報名電話,“門店一週時間差不多新增了近60名學員,其中女生能佔到70%。繼瑜伽課後,拳擊正在成爲另一項受到女性歡迎的課程。”

剛結束拳擊課的林悅坦言,這項運動並非只是揮拳那麼簡單,而是需要力量、速度、敏捷性以及手眼協調能力等綜合因素,而這些都是其他健身項目無法帶給自己的樂趣。

韓木印象同樣深刻,早前自己的學員基本維持在20人左右。即使偶爾有新學員報名,也只是零星地增加。但最近店裡諮詢電話幾乎沒有停過,“每天都能接到十多通電話,甚至其中不少人組隊前來報名。如今學員數已達到近百人,爲此還不得不招募教練以及增加課程。”

韓木按照學員水平分了興趣班和專業班,並將單節約爲60分鐘的課程價格定爲100元至300元,“興趣班主要是讓愛好者瞭解到拳擊,並學習初級格鬥技巧。而專業班則是由知名拳擊教練授課,指導學員進行更高水準的技術和實戰。”

“其實門店收費在業內並不算高。”韓木說,考慮到新學員對拳擊熱情持續時間不穩定,所以開設的大多都是團隊課,價格自然相對較低。不過,如果學員選擇此前拿過獎或者打過專業比賽的教練,學費則會更高,“不少專業教練收費通常在每小時四五百元,願意多帶學生的話,一個月能上100多節課,一年也能收入五六十萬。”

儘管生意不錯,但讓韓木不敢懈怠,拳擊受追捧正促使同行跑步進場,行業競爭日漸激烈。

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以前大多都是綜合性健身房內開設拳擊課,如今市場熱潮催生下,不少專門只教拳擊、泰拳等格鬥項目的拳館,開始活躍在市場上。這些配備各式拳擊訓練裝備和設施以及八角籠等比賽場地的專業場館,無疑更讓年輕人所向往,也吸引衆多潛在消費者的報名意願。

裝備市場被點燃,店主賺近10萬元

年輕人需求提升,也推動着裝備市場迅速升溫。

2月21日,貝殼財經記者在淘寶以“跑步機”“啞鈴”等關鍵詞搜索看到,約有上千家商鋪銷售此類商品,其中大多數商品近期銷量出現增長。以一款價格爲39.9元的健身啞鈴爲例,銷量已超過10萬單。

“進入2024年後,門店諮詢量和訂單都相對此前高出不少。”一位店家表示,不少年輕人除了涌進健身房外,也會在網上購買健身器材在家中鍛鍊。而壺鈴、啞鈴以及瑜伽球等便於整理,自然成爲熱門選擇。

剛接待了一批顧客的店家王健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在發現拳擊市場的巨大潛力後,自己當即上架了拳擊手套、速度反應球等商品。儘管爲此調用了大筆資金,但銷量卻得以迅猛增長,短短數天時間內就賣出去上千款類似商品。消費者購買熱情還帶動其他健身器材的熱銷,這讓他從中輕鬆賺到近10萬元。

“生意確實比去年同期好上不少,每天都會接待好幾撥顧客。”王健回憶,早前健身裝備市場儘管處於穩定上升階段,但很難出現在某階段大規模爆發的情況。最近他頻頻接到購買訂單,其中除了個體散戶外,不乏多人組團購買,“團購價低於日常售價,這意味着或許能留住潛在客戶羣,對店鋪未來無疑帶來利好。”

據電商渠道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天貓平臺運動裝備交易指數暴漲,壺鈴交易指數環比增長超430%、跳繩交易指數環比增長超280%,拳擊手套、健身手套交易指數環比增長220%和120%。而在抖音平臺成交金額排行上,TOP 3分別爲筋膜槍、壺鈴和瑜伽墊,搜索成交金額環比增長超180%。

行業的火熱和廣闊前景,吸引着越來越多資本青睞和新玩家的入局。

2月22日,貝殼財經記者以“健身”爲關鍵詞在企查查平臺搜索發現,截至2024年2月底,我國共有2238167家相關企業,其中僅是在3個月內成立的企業就達到52228家。

市場利好同樣爲行業注入動力。“中國運動科技第一股”Keep,自2月14日港股開市後便出現上漲行情,從開盤價3.79港元一路衝高至2月19日盤中峰值6.04港元,累計漲幅高達59.37%,市值增加約11.83億港元。

據國泰君安證券研報,中國健身市場將在未來五年保持快速增長,2022至2027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17.2%,規模從2022年的9419億元增長至2027年的2.08萬億元。

多位從業者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健身熱潮正在以迅猛的勢頭從年輕羣體擴散到更多的年齡用戶層,不管是發燒友還是新玩家,都希望在健身過程中實現身心健康,這一需求自然帶動這個行業呈爆發趨勢。

“儘管不知道拳擊熱在國內還能延續多長時間,但這股風潮確實讓更多的消費者參與進健身領域當中。即使今後拳擊熱減退,也會留下大批已養成健身習慣的用戶,進而推動這個萬億市場的持續爆發。”王健說。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覃澈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