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73家上市公司被立案 八成涉嫌信披違法違規

圖蟲創意/供圖 翟超/製圖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資本市場從嚴監管力度不減。8月以來,已有10家上市公司或相關方公告被立案調查,年內共有73家企業或相關方被立案,較去年同期數量增加近六成。

縱觀被立案調查的緣由,多和“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有關。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隨着新“國九條”的發佈,監管部門加強了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嚴肅整治財務造假、資金佔用等重點領域違法違規行爲。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數量明顯增多,信息披露不及時、不準確、不完整或存在誤導性陳述成立案主因。

被立案企業

多“栽”在信披方面

8月13日,任子行跌幅5.97%,報2.99元,如此表現與幾日前的一則公告相關。8月9日,任子行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對於被立案的原因,任子行稱,主要是公司自查發現全資子公司相關年度存在多計資產、多計收入、多計利潤等情況,公司已進行積極整改,對相關年度財務報表進行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並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相關審計報告。

這是被立案調查上市公司的一個縮影。8月份以來,已有10家上市公司披露收到立案調查書。除了任子行,中青寶、瀋陽化工、甬金股份等多家企業或其相關方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有的“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有的則“涉嫌內幕交易、短線交易”。

若把時間拉長看,今年以來,已有73家上市公司或相關方被立案調查,同比增長約59%。從案由來看,有八成以上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基礎,是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的前提,是證監會監管執法的重中之重。如被立案調查的復旦復華,就因財務報告涉嫌虛假記載被證監會“揪出”。

根據公告,2013年至2017年間,復旦復華爲解決兩家參股公司對公司的歷史宕賬,賬外累計向公司建築承包商借款7500萬元,虛假平賬。其中,2000萬元債務於2023年11月已被司法裁判文書確認,5500萬元處於訴訟程序。2023年6月,公司根據一審判決書,計提2000萬元預計負債,並全額確認爲當期損失。公告顯示,上述隱瞞負債、虛假平賬、不當會計確認等行爲,導致復旦復華披露的2013年至2023年期間的定期財務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復旦復華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監管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除了上述問題外,還有部分企業是由於未按時披露年報而被立案,東旭藍天、東旭光電、ST華鐵、威創股份、*ST三盛、普利製藥、*ST越博等7家上市公司“因公司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2023年年報”,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關鍵少數”更受關注

除了上市公司主體外,監管部門對“關鍵少數”更加關注。今年已有29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控股股東、董事及高管等相關方成爲被立案調查的對象。

如中青寶公告顯示,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張雲霞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張雲霞立案。又如ST永悅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陳翔因涉嫌證券市場內幕交易、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再如萬通發展公告稱,公司董事吳丹毛收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短線交易公司股票,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表示,董事、監事等“關鍵少數”要主動監督上市公司合規經營,嚴格守法並對可能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爲進行警示,消滅隱患。但在現有的案例中,部分公司的“關鍵少數”卻成爲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爲的參與者、執行者,這些行爲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權益。“中小投資者之所以格外關注這些‘關鍵少數’,主要是因爲這些人掌握外界所不瞭解的企業信息,‘信息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公司的股價。”

證監會曾公開表示,對於上市公司實控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監守自盜的行爲,將打好“組合拳”,通過打擊懲處、清查追償、限期整改、移送公安,讓其“人財兩空”。同時加強信息披露與交易監管聯動,對相關線索進行增維拓展分析,持續精準高效打擊,讓敢於以身試法的“關鍵少數”受教訓、長記性。

嚴監嚴管趨勢繼續

近期召開的證監會年中工作會議表示,以改革強監管,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大力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堅持重拳治亂,加大力度防假打假,健全監管執法機制,強化科技賦能,嚴肅懲處重大違法個案。

“日後針對市場主體,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將不斷加大。”田利輝認爲,監管部門通過多種措施來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包括對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爲保持高壓態勢,加大對信息披露違規、財務造假等行爲的查處力度;構建行政執法、民事追責、刑事打擊“三位一體”的立體化追責體系,提高違法違規成本;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上市公司加強信息披露、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強投資者保護意識等。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讓監管“長牙帶刺”是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上市公司數量的增長,相對應的是監管難度的提升。監管部門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爲的懲處力度,是維護市場公平、公正、公開,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有力舉措,市場參與各方需要加強自律和規範,共同推動市場的健康發展。

記者瞭解到,監管部門正加快研究出臺上市公司監管條例,強化行政追責威懾力;推動出臺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加強對“關鍵少數”及構成犯罪配合造假方的刑事追責;完善民事追責支持機制,推動簡化登記、訴訟、執行等程序,加強投資者賠償救濟,推動全方位、立體化追責,提高綜合違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