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攬獲約20億訂單,林洋能源仍有隱憂:前三季度業績增速趨緩,應收賬款高企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周立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隨着全球能源加快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深入推進,智能電錶作爲電網的關鍵組成部分,正迎來滲透率的持續增長。華金證券研報顯示,2024年國網公示的3個批次電能表(含用電信息採集)中標金額達到249.17億元,同比2023年增長7%左右,印證我國智能電錶行業景氣持續。
作爲國內最大的智能電錶企業之一,林洋能源也因此攬獲不少大單。近日,林洋能源(601222.SH)公告稱,公司中標國家電網2024年第八十一批採購項目,共中9個標包,中標總金額約2.11億元。
時代週報記者根據公告進行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林洋能源獲得8個大單,中標/合同金額合計19.66億元,訂單涉及沙特、波蘭企業以及國內的國家電網、南方電網。
頻頻中標之餘,林洋能源營收和歸母淨利潤雙雙錄得增長。定期報告顯示,林洋能源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爲51.66億元,歸母淨利潤爲9.10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爲8.60億元,2023年全年、2024年前三季度均實現同比增長。
但與此同時,其存貨也從2023年年末的13.33億元增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21.43億元,年內增長60.77%。定期報告顯示,其存貨分類爲原材料、週轉材料、庫存商品、在產品、委託加工物資、受託加工物資、合同履約成本等。
成立於1995年的林洋能源業務涵蓋智能、儲能、新能源三大領域:包含智能配用電產品及解決方案,電化學儲能產品及系統集成解決方案,N型高效光伏電池及組件製造,投資、建設、運營光伏電站,光伏EPC和運維及增值服務等。
從具體業務來看,能夠頻頻中大標的電能表、系統類產品及配件業務是支撐林洋能源業績增長的“頂樑柱”,上半年營收11.50億元,佔比33.19%;毛利率高達38.90%,同比提升明顯。而電站銷售、儲能和節能業務、光伏發電分別佔比27.37%、21.38%、12.16%,亦是林洋能源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近幾年,林洋能源在光伏和儲能領域動作頻頻。2022年11月,其子公司億緯林洋建設的年產10GWh儲能電池項目第一條產線已完成安裝調試並正式投產。2023年8月,其建設的12GW高效N型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及新能源相關產業項目第一階段6GWh可以使用;第二階段6GW生產線曾計劃於2024年3月投產,並在5月達成12GW的生產能力。
關於該項目第二階段的進展,林洋能源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其暫未掌握相關數據,“以公告爲準”。不過,時代週報記者翻閱林洋能源公告,尚未查詢到上述項目第二階段投產的信息。
在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林洋能源董事長、總經理陸永華還提到,公司今年在吉達與沙特ECC合資建設的儲能PACK工廠預計將於今年12月投產,屆時將爲公司海外儲能業務發展提供助力。
在大手筆投入之下,林洋能源的資產負債率所有攀升,從2021年末的29.41%攀升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35.21%。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其業績增速也有所放緩。2023年,林洋能源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尚保持兩位數增長,但今年上半年以來,二者的增速已經放緩至個位數。
與此同時,林洋能源還面臨着應收賬款高企的難題。
Choice顯示,2022年至2023年,林洋能源的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佔同期營收在六至七成,但今年前三季度,該值已佔到同期營收85%,金額爲43.91億元。
應收賬款高企,光伏發電應發補貼未到賬是原因之一。根據定期報告,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林洋能源的光伏發電應收補貼組合的賬面餘額從18.81億元增至21.03億元,計提壞賬準備50.56萬元。
早在2023年,爲進一步優化電站資產結構,降低應收賬款中的可再生能源補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林洋能源出售25座電站,成交金額爲5.97億元。當年11月,林洋能源還公告稱擬轉讓其持有的18個全資下屬光伏電站項目公司100%股權,轉讓對價合計11.83億元,但於今年4月宣佈終止。
未來林洋能源是否還會繼續轉讓上述光伏電站?對此,相關工作人員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有計劃繼續轉讓,“之後如果還要轉的話,達到信息披露標準會進行公告的。”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