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父母必看!5個隔代育兒溝通原則,老人帶娃必備!
看不慣老人帶娃,又離不開老人幫忙,新手爸媽如何和老人和平共處,共創家庭溫馨。
一說到隔代養育,首先想到的是不同時代背景下生長的兩代人,擁有着不同的養育觀念,又生活在一起,照顧着同一個娃。面對孩子同樣的表現,卻有着不同的看法。
老人幫忙帶娃的新手父母家庭,瞭解下「隔代育兒」的五大原則,幫助與祖輩相處融洽。
原則一:掌握孩子養育的主動權
掌握孩子養育的主動權,會幫助父母和祖輩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爭執。
我記得剛生完姐姐時,自己滿腦子都是懵的。孩子剛出生那麼小,只有我一節手臂長,一隻手能托住孩子的小腦袋。孩子爸爸也沒強到哪裡去。
婆婆看我倆這樣,開始教我們換尿布,給孩子穿衣服需要注意什麼,分辨孩子哭聲,怎麼給孩子包被讓孩子睡得暖和又舒服。
孩子幾個月大時,我怎麼哄孩子都不睡,到奶奶懷裡很快就睡着了。
家有老人真的很省心。但不能因爲有老人幫忙,就把養育孩子的事情全權託付給老人,自己當個甩手掌櫃。不會可以學,多抱抱寶寶、多哄睡寶寶、多陪寶寶玩耍、親子餵養、親手給寶寶換尿布……每天自己多動手,不出三天新手父母也能晉升爲熟練工種。
時刻提醒自己是孩子的父母,要承擔起孩子的養育責任。細心地陪伴孩子成長,父母逐漸變成最懂孩子的人。
原則二:隔代育兒衝突,溝通有技巧
家庭和睦對孩子的成長起着積極地影響作用。當隔代育兒與新的育兒發生衝突時,怎麼溝通老人會聽,還會照着做呢?
1. 認可老人對孩子的關愛之心。“您爲孩子好,我們都知道”“您餵飯也是想讓孩子多吃點”……
2. 跟老人解釋自己行爲背後的美好願景。比如老人怕孩子嚼不爛,自己嚼飯然後喂孩子。老人怕孩子吃不飽,總是追着餵飯。
我們可以試着這樣說:雖然孩子自己吃飯,會吃得滿地滿桌子都是,但是孩子學習吃飯也需要一個過程。等他自己能吃飯了,你也不用那麼累了。
嚼着餵飯有很多相關的視頻,可以找權威人士發的,給老人看。當老人知道這樣行爲對孩子健康有害,都不用父母說,他就會停止。
3. 跟老人說說自己在育兒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比如最近看了哪位專家發的育兒書,裡面的案例有哪些,咱家小寶這個月齡要注意什麼……
老人過多參與年輕父母的養育中,更多的還真是擔心養不好孩子。在他們眼裡,年輕父母都還是孩子,怎麼養孩子?
但如果老人看到年輕父母爲「努力成爲一個好父母」而努力學習,他們也會漸漸放心。
原則三:遇到問題,在孩子背後解決
老人的觀念有時候很難改變。有時候前腳答應着,後腳又我行我素,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但即使這樣,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和老人發生衝突。小孩子是很敏感的,在孩子面前吵架,無論誰贏,都給孩子留下一個「權威可以挑戰」的印象。
所以,遇到孩子的問題,誰的父母誰去溝通,把話說開了。同時也約定好,有一方管教孩子的時候,其他人不能插手。不能讓孩子在大人拉扯中,不知道該聽誰的。
原則四:家庭育兒要有個「帶頭人」
當家庭成員超過3個人時,在育兒問題上,家裡就要選出一個帶頭人。就是在孩子問題上,說得最算話的那個人。當發生育兒矛盾時,帶頭人就是決策者。
孩子3歲左右,媽媽不讓看電視,奶奶說“看一會兒也沒事兒”,孩子當然是喜歡聽奶奶的。
這時候帶頭人爸爸出面,“白天你已經看了1小時,現在繼續看電視會傷害到眼睛,我們出去踢球吧!”
帶頭人出面能讓隔代育兒更輕鬆。也絕了孩子試探的心。而且家裡總是爸爸說的算,孩子也會逐漸養成習慣。
原則五:尊重老人的育兒方式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經歷試錯。即便是老年人,在面對新穎的育兒觀念時,同樣需要學習、吸收、消化並付諸實踐。只有在瞭解小寶寶的習慣、脾性,熟悉年輕父母的育兒觀念,在不斷磨合和調整後,才能帶好孫子、孫女。
面對老年人的育兒方式,年輕父母要抱有理解與尊重的態度。對他們的好方法,也要及時鼓勵,給他們感受到被認同感和帶娃的成就感。
以上,僅供參考,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