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愛上撿垃圾

年輕人愛上撿垃圾圖╱新華社

大陸近年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市場規模

愈來愈多在北京、上海奮鬥的年輕人,愛上撿垃圾。他們在別人不要的東西中尋找價值,甚至有人設立名稱爲「撿垃圾即是藝術」社羣,成員高達6萬人。

大陸後浪研究所報導,擦過油漬的紙巾,喝空的奶茶杯,凋謝的鮮花,摔落的玻璃碎片,不再被主人喜歡的木盒、玩偶、沙發椅凳...。初步統計,大陸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會產生1.2公斤的生活垃圾。

除了在垃圾場等待焚燒或填埋,被丟棄之後,一些垃圾或許還有機會撞上「第二春」,因爲愈來愈多的年輕人看見了廢棄物的價值,他們珍視物品裡的「可循環價值」和「再創造的美」,歡喜的把這些在別人眼裡是「破爛」的東西撿回家。

這樣的行爲被稱爲stooping,含義可以引申爲「彎腰拾廢品」。stooping文化由一名紐約人興起,他在街頭髮現廢棄傢俱並標記供需要的網友前來自取,現在這股價值觀吹進了大陸,並被一部分大陸年輕人追捧。

廢棄物也是有美感的

95後、在濟南擔任自由業的Sherry,在2020年建立了「撿垃圾即是藝術」小組。對於成立動機,Sherry說,當時她在上海做翻譯工作,有一天發現家門口的水果店扔出來的木盒子很好看,便撿回去當收納架,這時她忽然意識到,這些廢棄物也是有美感的,應該也有人會想要分享這些東西。

Sherry在社交網站豆瓣搜尋,發現沒有相關的小組,於是就建立一個,現在組裡已有6萬多個成員。Sherry表示,小組簡介裡寫的是,「垃圾是被拋棄的無用之美」,理念和普通的撿垃圾還是有區別的,它不同於閒置,或是二手貨,這種美的價值跟金錢是完全沒有關係。

例如一個廢棄的椅子,有些人會覺得它的設計挺好看的,上面的雕畫非常美觀有年代感,把它搬到家裡做成擺件,就會覺得開心。但另外一些人,只是單純有二次利用的想法,「我家裡剛好缺一把椅子,就把它拿回家」。

Sherry表示,小組裡的成員們還會分享各種自己撿的垃圾,廢酒瓶子、紙箱、樹枝、木頭、月餅盒甚至穿羊肉的竹籤,再創造利用都可以變成「藝術品」。

Sherry說,有的人可能是出於實用的價值,路上看見有二手物品就撿回家,有的人可能是爲了環保,節約能源。在她的角度看,「撿垃圾也是一件具有美感和藝術價值的事情」。無論是哪一種動機,撿垃圾其實都是有意義的。

撿垃圾 開啓人生哲學

另一位從事stooping的二狗,曾是互聯網教育行業的產品經理,但在今年7月遭到裁員。他說,他在一個失眠的日子,在小紅書上發現一位在上海做stooping的網友,覺得很有意思,剛好北京沒有其他人創辦類似帳號,就設立了「stooping北京」。

stooping北京的宗旨是,「一個人不要的東西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寶藏」。二狗說,剛開始設立該帳號時,他的設想是也許一個月可以突破1千粉絲,沒想到,一天就破了1千,現在做了快一個月粉絲量也上萬了,是挺意外的事。

他說,可能有愈來愈多人重新思考自己的消費需求,「到底是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物品,有怎麼樣的生活方式」。

二狗還想好好寫一篇筆記,讓大家深入瞭解一下stooping這件事情,想讓更多人在身邊發掘這種閒置的物品。二狗說,stooping這件事情沒有必要去專門爲了撿便宜而做,可能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稍微留心一下可能就會有發現。

二狗強調,Stooping的意義不光是撿到一個你可能需要的東西,而是真正地關注我們生活的附近,去挖掘到那些被人忽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