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返鄉的風,刮到了韓國

這幾年,隨着經濟形勢和人們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滬漂”和“北漂”加入返鄉大潮,嘗試另一種生活方式。

無獨有偶,韓國年輕人也興起了一波“歸農歸村潮”。

根據韓國統計廳數據顯示,早在2020年,韓國返鄉務農人口就已接近50萬。

可見,“農村”和“故鄉”不再是過去人人避而遠之的字眼。

最近,有一部小衆韓劇把鏡頭對準了一羣從韓國首爾回到家鄉的年輕人,它就是——《歡迎來到三達裡》。

故事的主角名叫趙三達,摸爬滾打十幾年,終於混到了首爾知名攝影師的位置。

隨着名氣越來越大,如今連頂流明星都難以預約到她的檔期。

近期,她忙於準備個人全球巡迴攝影展,無暇顧及其他。

有一次早早結束工作,她纔想起找男友聯絡感情。

但就是這一次的心血來潮,讓她撞見了男友在辦公室出軌的畫面。

由於衝擊力過大,當場繃不住的趙三達直接跑了出去。

第二天一早,她用一缸發黴的泡菜手撕渣男。

接着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中,連同事都不禁感嘆她強大的自愈能力。

誰成想,這件事爲三達的事業埋下了爆雷的伏筆。

不久後,一則助理自殺的新聞飆上熱搜,矛頭直指職場霸凌者趙三達。

這下,商單黃了,藝人解約,個人展被撤了。從沒霸凌過下屬的趙三達一臉懵逼,不知道事情爲何惡化成這樣。

直到收到助理髮來的信息,她才明白了一切——原來,助理就是那個第三者,陷害她的原因也只是嫉妒。

助理本來以爲出軌一事能打擊到她,結果她並沒受到多大影響。

於是纔想出更惡毒的一招,假意尋死,讓輿論來聲討三達。

“職場霸凌”幾個字,瞬間點燃了公衆情緒。網友們不僅對趙三達圍追堵截,還對她的家人進行肉搜和網絡暴力。

原本平靜和諧的一家三姐妹,生活被徹底攪亂。

於是,三個人連夜逃回了老家濟州島……

其實,大部分漂泊在外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故鄉是一個不回想念、但呆久了難免矛盾叢生的地方。

剛開始,久違的親人和煙火氣讓遊子倍感溫暖。但時間一久,周圍無孔不入的問候和八卦信息侵入,令人喘不過氣來。

逃回老家的趙三達也是。

面對家中父母充滿關切的詢問,她尚且能一番敷衍了事。

但當好奇心爆棚的親朋好友和鄰居闖入時,趙三達招架不住了。

從大學開始,趙三達就在首爾打拼,如今已過去十餘年。

當年同去首爾的那批小夥伴們,只有趙三達留了下來,而且混得越來越好。

理所當然,她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被人稱讚、羨慕。

體面、工作能力強、完美融入首爾,可以說,趙三達活成了她一直以來最想成爲的樣子。

但她選擇這種生活方式,是有代價的。

她爲了不讓別人嘲笑,對待工作和生活不敢有絲毫懈怠,不允許自己在外流露脆弱和不堪的一面。

甚至,她對外使用的一直是“趙恩惠”這個名字。

因爲,比起鄉土氣息濃厚的“三達”,“趙恩惠”幾個字更符合首爾精英的人設。

也因此,回到家鄉後,趙三達最怕的是周圍人的同情、質疑和指點。

返鄉,一定程度上是無能、失敗、混不下去的代名詞。這對自尊心極強、厭惡被看輕的趙三達來說,是徹底的否定。

三達裡,變成了趙三達“回不去的故鄉”。

與三達形成鮮明對比的一個角色,是她的青梅竹馬趙容弼。

他不像三達一樣野心滿滿、從小立志擺脫故鄉。

他安於現狀,更喜歡平淡卻充滿人情味的海島生活,當年去首爾打拼,完全是因爲爲了三達。

兩人分手後,他重回海島,做起了氣象廣播員,生活自在自洽。

可以想見,這次多年後的重逢會讓兩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觀隨之產生變化。

過去,返鄉和低慾望生活一度構成日劇的主流。對大城市日漸祛魅、對消費主義日漸疲倦的年輕人爲了走出迷茫與失序,決定來到物質和娛樂活動匱乏的鄉村。

《小森林》系列用美食撫慰人心,《凪的新生活》用人情重新連接無法融入大都會的孤獨個體。

近幾年來,返鄉的風又從日劇刮到了韓劇。

《山茶花開》中,孔曉振飾演的單親媽媽回到鄉下開酒館,《海岸村恰恰恰》中,在首爾當牙醫的女主角因和上司鬧翻,被同行拉黑,只能回到鄉下開診所。

《我的解放日誌》讓一個身世成謎的男人闖入鄉村,與頹喪的農村三姐弟之間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這些劇中的主角或是因事業受挫,或是因親密關係受阻,失去了在大城市奮鬥的動力,隨之把目光瞄向鄉村。

回到鄉村的他們,和三達一樣要面對鄉村生活的種種不便,小到物資和娛樂匱乏,大到密不透風的人情社會。

不過,鄉村的魅力也蘊藏其中。低慾望的社會,更容易讓人忘卻消費主義的浮華,從而感受腳踏實地的快樂。

以人情爲連結的鄉土,充滿了城市日漸淡化的人情味。打撈上來的海味,剛摘的蔬果,你來我往間,隔閡和誤會已消掉大半。

還有宜人的氣候,悅目的自然風光,怎麼都能讓灰暗的心拂掉些許塵埃。

綜合以上種種,治癒便構成了返鄉劇的底色。

但這並不是意味着,只要回到鄉村人們就能慢下來,進而完成療愈。

說到底,鄉村不是烏托邦。其他人的生活狀態,只能幫助身處迷局的人打開視野,看到更多元的人生價值觀。

要想走出自我懷疑,重拾生活信心,最根本的還是在於當事人自己。

當村民們都已經知道趙三達回來的原因時,只有她自己還在原地掩耳盜鈴。

聽到發小們在背後議論自己,她忍不住地崩潰,委屈地在地上大哭起來。

但沒有人嘲笑她,蔑視她。

痛了就喊痛,難受了就哭,這本就是一個普通人該有的正常反應。

只有正視自己的傷痛,從對自己誠實開始,我們纔有勇氣開始新的生活,纔有能力修補破碎的自己。

人生本來就不只有一種活法,當倦怠時,不妨高高興興地換種方式,也許就能看到全新的自己。

同是治癒返鄉劇的《海岸村恰恰恰》,有這樣一句話:

“世上除了金錢跟成就之外,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東西,比如幸福、自我實現、世界和平、愛······總之人生不是在代公式,不像微積分那樣算一算就出來,也沒有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