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理想就是民進黨理想」 賴清德:一起成爲臺灣造浪者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中)16日晚間出席「政治進入大學!?青年與主席有約」活動,除了說明民進黨青年政策,並回答學生提問。(範揚光攝)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今晚應邀出席政大學生會及學生議會主辦的「政治進入大學?!青年與主席有約」講座。身爲棒球迷的賴清德,演講時不忘多次以棒球爲例,他表示,「希望年輕人成爲臺灣的造浪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造浪者。我們不是爲了個人造浪,而是爲臺灣造浪,爲民主造浪,一起來成爲臺灣的造浪者」。

賴清德以「成爲臺灣的造浪者」爲題演講,向現場學生介紹民進黨理念和價值,並暢談臺灣未來所面臨的挑戰和解方,以及年輕人關心的問題,與政府近年來所做的努力,最後則是迴應學生提問。

賴清德開場以自身是棒球迷談到,「用棒球的術語來比喻,今晚我是代表民進黨的先發投手,來到政治大學的主場比賽」,接續以三大主題「介紹民進黨」、「年輕人能爲國家做什麼」、「國家能爲年輕人做什麼」,進入演講主題。

賴清德提到,民進黨每一個時代都有年輕人加入,所以年輕人的理想就是民進黨的理想,年輕人追求的價值也是民進黨追求的價值。明天是婚姻平權法三讀通過的第四年,這個法律能三讀通過是因爲有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不辭辛苦努力推動的結果。

他說,民進黨何其有幸能夠跟許多的年輕人一起追求理想,而且也得到年輕人支持,執政之後可以找到落實的道路。同時,今天立法院也三讀通過了同婚家庭擴大認養,代表這個社會持續不斷的進步。

賴清德也介紹民進黨說,「民進黨是追求民主、和平、繁榮的政黨」,民進黨除了「清廉、勤政、愛鄉土」,也是個堅持「愛、和平、非暴力」的政黨,是反對戰爭的政黨,今後民進黨將會延續這樣的路線,「堅定捍衛和平」。

賴清德說,民進黨不主張接受九二共識、簽訂和平協議,這種昧於現實、屈從中國的方式。因爲民進黨主張沒有主權的和平不是真的和平,民進黨除了爲民主打拼、爲和平奮鬥,民進黨也非常重視社會的繁榮發展,特別是經濟。

至於對臺灣經濟的「繁榮」,賴清德說,民進黨主張,經濟的果實不應該由個人獨得,而是應該要有餘而補不足。

賴清德強調,「民主(Democracy)、和平(Peace)、繁榮(Prosperity)的英文縮寫,正好也是DPP」。這是民進黨堅定追求的價值,也是民進黨提出的國家安全戰略。同時要打擊黑金槍毒,建立一個和諧、穩定、公義的社會。讓年輕人可以看見希望;壯年人可以實現夢想;老年人可以得到幸福;弱勢者可以得到照顧。

賴清德強調,「年輕人在乎的,就是民進黨在乎的」;下一個階段,國家還必須爲年輕人做更多,要擴大投資青年,因爲青年的未來,就是臺灣社會的未來。讓大家「成爲自己想要成爲的人」,這是他的目標。

賴清德表示,「重視年輕人,是民進黨的DNA,也是臺灣民主運動的DNA」,民進黨是有制度、有系統的在栽培年輕世代的政黨,「民進黨最強的就是人才培訓」。

賴清德政大演講全文:

受邀至政大與學生交流 賴清德:一起成爲臺灣的造浪者

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今(16)日晚間應邀出席國立政治大學生會及學生議會主辦的「政治進入大學?!青年與主席有約」講座。賴清德演講時表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造浪者」。我們不是爲了個人造浪,而是爲臺灣造浪,爲民主造浪,邀請大家一起成爲「臺灣的造浪者」。

賴清德主席以「成爲臺灣的造浪者」爲題進行演講,向現場學生介紹民進黨理念和價值,並暢談臺灣未來所面臨的挑戰和解方,以及年輕人關心的問題,與政府近年來所做的努力,最後則是迴應學生提問。賴清德也邀請大家加入他的LINE羣組,一起關心公共事務,一起成爲造浪者,爲臺灣造浪。

賴清德指出,我們都認同年輕人願意投入政治其實都充滿理想,理想也是每一個時代進步的力量,從早期的野百合到太陽花運動,他們不僅僅關注社會的發展,用具體的行動改變臺灣社會,也因此每個時代都有年輕人的投入,所以臺灣纔有今天的多元、民主、自由,而且更加的開放。

賴清德開場先是對主辦單位以及同學表達感謝,肯定學生在課業忙碌之餘,還能接連舉辦4大政黨的講座,完全展現學生自治組織的實行力。他也以自身是棒球迷談到,「用棒球的術語來比喻,今晚我是代表民進黨的先發投手,來到政治大學的主場比賽」,接續以三大主題「介紹民進黨」、「年輕人能爲國家做什麼」、「國家能爲年輕人做什麼」,進入演講主題。

賴清德提到,民進黨每一個時代都有年輕人加入,所以年輕人的理想就是民進黨的理想,年輕人追求的價值也是民進黨追求的價值。明天是婚姻平權法三讀通過的第四年,這個法律能三讀通過是因爲有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不辭辛苦努力推動的結果,民進黨何其有幸能夠跟許多的年輕人一起追求理想,而且也得到年輕人支持,執政之後可以找到落實的道路。同時,今天立法院也三讀通過了同婚家庭擴大認養,代表這個社會持續不斷的進步。

賴清德也介紹民進黨說,「民進黨是追求民主、和平、繁榮的政黨」,並藉由民進黨的創黨過程、推動民主運動的歷史,以及現在臺灣民主成績受到全球重視表示,「民進黨過去爲爭取臺灣的民主打拚,未來會持續爲了臺灣的和平與繁榮打拚」。

民進黨從黨外運動到威權統治時,有許多前輩受到迫害,但並未主張以牙還牙,而是一直堅持主張「非暴力抗爭」的路線,以和平手段表達理念,甚至連228事件,民進黨都主張要彰顯和平的重要性,於是有了228和平紀念日;賴清德也強調,民進黨除了「清廉、勤政、愛鄉土」,也是個堅持「愛、和平、非暴力」的政黨,是反對戰爭的政黨,今後民進黨將會延續這樣的路線,「堅定捍衛和平」。

賴清德說,民進黨不主張接受九二共識、簽訂和平協議,這種昧於現實、屈從中國的方式。因爲,民進黨主張沒有主權的和平不是真的和平,沒有主權的和平就像香港、澳門一樣,過去幾年香港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我們應該仍然歷歷在目,民進黨認爲和平協議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和平,西藏就是一個非常清楚的例子。民進黨除了爲民主打拼、爲和平奮鬥,民進黨也非常重視社會的繁榮發展,特別是經濟。

至於對臺灣經濟的「繁榮」,賴清德除了談到在蔡英文總統的帶領下,有別於以往政府將雞蛋通通都放在一個籃子的方式,主張應該要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讓臺灣的企業可以回到臺灣,立足臺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而要讓臺灣經濟發展可以長久,就是要讓企業立足臺灣,除了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也提出歡迎臺商回臺投資專案、投資抵減等,爲了讓我們的企業可以在全球佈局,未來積極與印太的國家簽訂雙邊投資保障協定;爲了讓我們的商品可以行銷全世界,除了積極的爭取加入CPTPP等區域經濟協定,臺灣和美國也刻正進行洽談「21世紀臺美貿易倡議」,未來希望能簽訂雙邊貿易協定等,民進黨主張,經濟的果實不應該由個人獨得,而是應該要有餘而補不足。

賴清德強調,「民主(Democracy)、和平(Peace)、繁榮(Prosperity)的英文縮寫,正好也是DPP」。這是民進黨堅定追求的價值,也是民進黨提出的國家安全戰略。同時,我們要打擊黑金槍毒,建立一個和諧、穩定、公義的社會。讓年輕人可以看見希望;壯年人可以實現夢想;老年人可以得到幸福;弱勢者可以得到照顧。希望爲包括年輕人在內的每一個臺灣人,打造民主、和平、繁榮國家,讓人人都有自由揮灑、實現人生目標的空間。這就是民進黨要爲年輕世代負責任提出的願景。

賴清德也談到,「年輕人能爲國家做什麼?」。他表示,臺灣和其他國家一樣,會面臨國內外的種種挑戰。而在我們當前所處的年代,有三項全球性的新挑戰,分別是新興科技的興起、氣候危機的衝擊、全球地緣政治的變化,以上的挑戰,每一項都很艱難,牽涉到具體的對策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更是複雜。「不過,換個角度說,臺灣也因此在國際上越來越重要,全世界都在看,臺灣人要怎麼樣克服挑戰,再次創造臺灣奇蹟」。

對此賴清德提出,要以「民主團結」,打造一個團結的國家;「民主治理」,建立開放政府,打造韌性、繁榮、永續的臺灣;「民主和平」,我們要展現臺灣的民主活力,與理念相同的國家共同創造和平爲對策,並以棒球舉例,對各項做法做出說明。而這三大民主行動,是爲了深化蔡英文總統的執政基礎,也是自己針對當前臺灣面臨挑戰,所提出的行動方案,「我們需要各位的聲音,需要各位的參與,把挑戰轉化爲蛻變的動力,這是年輕人可以爲國家做的事情」。

至於「政府可以爲人民做什麼?」,賴清德重申,當我們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是臺灣隊、我們就是國家隊,我們有這個實力可以成爲世界民主的MVP。我們絕對有這個實力,即便面對複雜的各項挑戰,包括中美貿易衝突、俄烏戰爭、或者是中國的崛起、COVID-19的影響、甚至氣候變遷所牽動的淨零轉型、人工智慧、新興科技所帶動的數位轉型,我們都可以來因應,臺灣有能力成爲民主世界的MVP。

賴清德強調,「年輕人在乎的,就是民進黨在乎的」,1996年,民進黨開臺灣之先成立了「青年部」;2002年,在立法院雖然在野黨,也提出了18歲公民權的提案,在去(2022)年民進黨建黨36年,也提出了「36挺18」政策方向。所以年輕人在乎什麼事情,也是民進黨所在乎的,年輕人在乎的價值,也是民進黨追求的價值,因爲年輕人不斷投入政黨,所以這都是國家進步的力量。

賴清德進一步談到,民進黨的執政團隊,在蔡英文總統的領導下,所推動的政策和努力,就是投資青年的計劃,包括加薪,減稅,蓋社宅,提供長照2.0等,「這一切,都是希望給年輕人更多的支持,做大家的後盾」。他認爲,下一個階段,國家還必須爲年輕人做更多,要擴大投資青年,因爲青年的未來,就是臺灣社會的未來。從青少年、大學生、社會新鮮人、到成家後的年輕父母,這些青年生涯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政府都要投資,都要支持。讓大家「成爲自己想要成爲的人」,這是他的目標。

賴清德也迴應「青年就學與就業」、「社會投資與居住政策」、「青年參政與性別平等」三項主辦單位提問,並做出迴應。在「青年參政」上,賴清德除了強調,「重視年輕人,是民進黨的DNA,也是臺灣民主運動的DNA」,民進黨是有制度、有系統的在栽培年輕世代的政黨,並以自己參政舉例並秀出簡報,介紹民進黨透過基層投入,最後在各自的專業上有所成就的夥伴,他表示,「民進黨最強的就是人才培訓」。

最後,賴清德也向在場的學生做出邀請,「希望年輕人成爲臺灣的造浪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造浪者」。我們不是爲了個人造浪,而是爲臺灣造浪,爲民主造浪,一起來成爲臺灣的造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