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爲何迷上夜校

聽聞“夜校”二字,二八大槓、煤油燈等充滿歷史感的畫面是否會立刻浮現在你的腦海中?

與上世紀主要滿足學歷教育的需求不同,如今興起的夜校更像是“成人版少年宮”。瑜伽、美妝、油畫、中醫養生、空間收納、五行文化等課程設置多種多樣,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

找個搭子去夜校,已經成爲當代青年拒絕“內耗”、提升自我的新選擇。社交平臺“青年夜校”等話題不斷,“拼手速”搶課、“一開即滿”等現象頻頻出現。夜校近來爲何熱度躥升?讓我們從經濟學視角探尋一下其中的奧妙。

首先,夜校實現了課程供給與社會需求的對接。漫步各大商圈,針對幼兒和少年消費羣體的科學類、體育類、藝術類等課程非常豐富;許多社區也有專門針對退休人士的老年大學。然而,與以上兩者相比,目前市場上針對中青年的文藝類教育培訓明顯不足,這也讓以夜校爲載體的青年文藝課程成了稀缺資源和“緊俏商品”,一經推出,便完美匹配了當下大量年輕人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另外,從投資風險性來說,目前市場上夜校的舉辦主體多有“官方背書”,減少了人們對“跑路”風險的擔憂。與其獨自宅家,不如結伴上學來得充實。

其次,除了供求關係外,夜校熱度躥升的關鍵因素還在於性價比。當下,年輕人的消費心理愈加理性務實,“臨期折扣”“平替商品”成爲消費新趨勢。與動輒上萬元的私教課、興趣班相比,單價在“兩杯奶茶錢”左右的夜校課程讓人直呼“真香”。不是外面的課買不起,而是夜校更有性價比。

再次,夜校也是一種性價比較高的體驗式消費。夜校的課時數一般在5節至10節。學習者以自身興趣爲出發點,投入閒暇時間和精力,支付“錢包友好型”學費,獲得高質量教育服務,學習後有種“賺到了”的喜悅。即便課後不感興趣,沉沒成本也不高,小投資、大回報,何樂而不爲?

此外,與以往功利心驅動下的“目標必達”型培訓學習不同,夜校更注重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感,其“夜”的屬性超過了“校”。在鬆弛的環境下,解鎖一個潮流技能所帶給自身的愉悅持久度和成就感,遠比買一個包、吃一頓大餐要強得多。

快節奏的當下,夜校的線下社交也在一定程度上紓解了年輕人的孤獨感。加之夜校開設地點多分佈於商圈周邊的社區,課程前後,約上三五“同窗”在附近酒吧、咖啡店、餐館小酌暢聊,也豐富了精神生活。夜校在爲個體舒緩壓力、拓展社交、提升技能的同時,也爲周邊商家帶來了商機。

從長遠看,讓夜校可持續發展下去,除了政府給予補貼、規範、引導外,開課機構也應繼續保持高品質的課程輸出,敏銳捕捉市場需求動向,深耕課程,推陳出新,讓夜校真正成爲年輕人的“精神放鬆地”和“文化補給站”,點亮年輕人不一樣的夜生活。 (作者:王 夢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