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芯”聚力,加速汽車芯片國產化進程——上汽集團召開2024年度芯片生態產投融合發展論壇

“美國汽車芯片產品不再可靠、不再安全。建議中國汽車企業謹慎採購美國芯片。”12月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4家行業協會均發表聲明,呼籲國內企業審慎選擇採購美國芯片。

“我們在(汽車芯片領域)產業化應用上走過了一個階段,也欣喜地看到企業發展取得階段性成功,整車的產業安全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爲中國芯片自主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2024年度芯片生態產投融合發展論壇上,上汽集團副總裁衛勇如是說。

上汽集團副總裁衛勇

11月28日,以“芯智融合,創芯未來”爲主題的上汽集團2024年度芯片生態產投融合發展論壇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由上汽集團規劃部、金融事業部/上汽金控、上汽創新研發總院聯合主辦,國泰君安、尚頎資本、恆旭資本、上汽創投協辦。上汽集團副總裁衛勇,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傑,以及集團相關部室領導、集團所屬企業及芯片相關已投企業代表約200人出席會議。論壇圍繞上汽集團芯片應用策略做了分享,並通過圓桌論壇、主題演講,共同探討國產芯片的發展、挑戰和機遇。

上汽牽引

推動國產芯片“上車”

近年來,汽車芯片一直是汽車產業熱議的話題。從缺芯保供的需求到國產化替代降本,隨着這些行業痛點被一一化解,汽車芯片國產化已走到第三個階段——聚焦未來,真正確保產業鏈自主可控。

上汽創新研發總院副院長武東海表示,2023年,上汽創新研發總院成立了近15個國產芯片量產應用整車項目,全面推廣成熟國產芯片的量產應用,上汽自主品牌整車國產芯片量產應用大幅提升;2024年,上汽創新研發總院新立項近10個國產芯片量產應用整車項目,進一步提升汽車芯片國產化率,保障產業鏈供應安全。

“現在,我們走到第三步,聚焦於未來新能源及智能化的趨勢,聚焦於關鍵的大算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及大功率芯片。”武東海指出,目前,上汽正結合新型整零協同與芯片戰略,芯片國產化由點到面,逐步過渡到全車系、全電氣架構覆蓋,結合整車降本、核心能力掌握、整車芯片統型等諸多考量,打造企業的未來核心競爭力。

和芯片公司站在一起,上汽在芯片領域的耕耘影響到了整個中國汽車行業。過去一年多時間裡,上汽與長安、東風、廣汽、奇瑞等車企探討了國產芯片的互認、互用,芯片庫內的企業從幾十家迅速擴展至上百家。未來,上汽將推動更多國產芯片“上車”,並確保降低成本、質量達標、風險可控。

產融結合

爲業務協同牽線搭橋

協同合作,是本次芯片生態產投融合發展論壇的主旋律。論壇尚未開始,參會的嘉賓與企業代表就已熱絡起來,互加微信、洽談合作、探討前沿觀點,會場氣氛十分熱烈。

上汽集團所屬整車企業與芯片企業聯合攻關項目的發佈儀式,將論壇氛圍推向高潮。聯合攻關項目的發佈充分發揮出論壇對整車、零部件企業終端應用的引領作用,有望促進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創新。事實上,在開展聯合攻關項目前,通過產融結合的牽線搭橋,幾家相關企業已在汽車芯片國產化領域有了密切合作。

“我們和合作夥伴延鋒一起,發現了很多CMS(電子後視鏡)芯片必須克服的問題與挑戰。”奕斯偉計算車載事業部副總經理劉宇舉了一個協同案例。2023年7月1日,《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電子後視鏡在中國正式取得上路許可。但是,這項新興技術彼時尚未有專用的芯片配套。

“CMS芯片有極低延遲、低功耗、快速啓動、功能安全、可進行AI擴展部署的需求,低性能的芯片難以滿足,高性能芯片則會拉高成本。”劉宇表示。通過與延鋒共同定義標準、探索解決方案,促成了CMS專用芯片EAI8800的量產應用,打造出國內先進的融合CMS和後視雷達的一整套後視系統。

上汽與地平線基於征程系列解決方案的定製化研發智駕方案、博世華域轉向與芯鈦科技的32位MCU聯合研發……依託產業金融投資的連線,上汽與芯片企業的合作案例不勝枚舉。上汽金控戰略協同部總經理姜勇表示:“上汽金控將繼續圍繞上汽集團芯片國產化目標,拉動以創新研發總院爲代表的核心企業與相關芯片企業加強合作聯動,助力集團拓展汽車芯片產業生態及國產化量產應用。”

產業投資

尋找中國的芯片半導體巨頭

國泰君安報告顯示,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預測,美國半導體制造業在全球市場份額中的佔比從1990年的37%下滑至2020年的12%,預計到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1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預計到2030年,中國內地將佔據全球半導體制造產業的主要市場份額。美國直接從事半導體設計、製造、測試和研發的人員數量超過34.5萬人,產業周邊影響的就業崗位超200萬個。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看,中美兩國在半導體及相關產業領域的衝突難以避免。

因此,中國在芯片半導體領域快步追上歐、美、日、韓的需求十分迫切,產業金融投資在這一過程中將獲得很多機會。

“從歷史回顧來看,芯片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因爲內部危機或者行業危機推動,帶來了技術的革新和應用領域的拓寬,給行業注入了很多機會。”格威半導體總經理劉恆生在演講中指出,“中國芯片企業正面臨一個錘鍊產業鏈的機會。國產芯片需要全面提高,不光是在設計上,在製造、測試還有原材料上,我們都應該有很好的佈局,提升生存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

“國外走了二三十年的路,國內可能5到10年就會走完。”納芯微戰略投資總監張龍認爲,中國芯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短期看客戶資源,中期看市場發展,長期看企業體系、綜合實力的支撐。因此,芯片半導體產業將在投資併購領域涌現大量機會。國泰君安投行二部併購部行政負責人陳是來認爲,隨着國務院“國九條”、證監會“併購六條”“深化科創板改革八條”等規定實施,以併購重組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趨勢明顯。放眼全球,諸如高通、英特爾、英飛凌等企業也是通過不斷併購整合,才成長爲芯片領域的國際巨頭。

更多的機遇來自技術的進步。國泰君安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舒迪表示:“展望2025年,我們認爲汽車行業的核心關鍵詞是‘自動駕駛’,將會是車企的決戰點。”自動駕駛技術迭代速度快、應用前景廣,對國產芯片企業的技術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

在圓桌論壇環節,零束科技、聯合電子、延鋒等上汽集團所屬企業與地平線、芯鈦科技、中車時代半導體等企業展開交流,共同探討國產芯片的市場與技術需求。下一代產品如何規劃、如何科學定義?在芯片這個領域的企業要與市場保持密切溝通,上汽對我們的投資不僅帶來了資源、機會,更重要的是對我們的戰略引領。”地平線首席生態官徐健表示。

通過產業金融投資,上汽金控一方面爲集團內企業提供研發與戰略合作支持,另一方面協同業內企業爲已投企業提供資源與技術支持,形成雙向賦能、價值共創的發展模式。這種協同賦能的模式讓汽車芯片國產化的進程大大加速,但征程依然任重而道遠。上汽產業金融投資將匯聚產業鏈力量,加大協同、加深賦能,通過產業與金融的深度融合,爲我國汽車芯片產業持續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