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彈琴:中美元首會晤十個很不尋常細節

牛彈琴:中美元首會晤十個很不尋常細節。(澎湃新聞)

新華社旗下微信公衆號「牛彈琴」15日指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在印尼峇里島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除了三年來第一次、拜登執政後第一次、各自完成今年國內重大議程後第一次等「三個第一次」外這次舉世矚目會晤,至少還有10個值得銘記細節。

新華社旗下微信公衆號「牛彈琴」15日指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在印尼峇里島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除了三年來第一次、拜登執政後第一次、各自完成今年國內重大議程後第一次等「三個第一次」外這次舉世矚目會晤,至少還有10個值得銘記細節。

細節一,會晤氣氛有三個關鍵詞。

新華社通稿說,「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

「兩國元首都認爲,會晤是深入坦誠和建設性的……」

三個關鍵詞:坦誠、深入、建設性。

細節二,一上來就說「兩個不符合」。

有些話,非常坦率。比如,開場講話中,習近平說了這句話:「當前,中美關係面臨的局面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期待。」

「兩個不符合」,怎麼辦?他的答案是:我們作爲中美兩個大國的領導人,要起到把舵定向的作用,應該爲兩國關係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推動中美關係向上提升……

細節三,誰不光明磊落?

習近平向拜登指出,中國黨和政府的內外政策公開透明,戰略意圖光明磊落,保持高度連續性和穩定性。

這段話,尤其是這個「光明磊落」,顯然是極有針對性。

細節四,這是中美第一條紅線。

習近平明確告訴拜登: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他明確提出了要求:希望美方將總統先生的承諾落到實處。

什麼承諾?「總統先生多次講過不支持臺獨,無意將臺灣作爲謀求對華競爭優勢或遏制中國的工具。」

細節五,從「寬廣的太平洋」到「寬廣的地球」。

習近平說:「我們應該從這個高度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以前經常說,「寬廣的太平洋,容得下中美」,現在則是「寬廣的地球,容得下中美」。這就是格局。

細節六,拜登又加碼了承諾。

習近平告訴拜登:「我高度重視總統先生有關『四不一無意』的表態。」「四不一無意」即:「美國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

拜登的反應感覺可稱爲「五不四無意」,即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幾條: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

細節七,中國不干涉美國內政。

美方提出了「五不四無意」,中方感覺也可歸納爲「兩不一無意」,即中國領導人告訴拜登:「中國從來不尋求改變現有國際秩序、不干涉美國內政、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

習近平還有一段話,非常重要。他告訴拜登: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這是雙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對抗衝突的關鍵,也是中美關係最重要的防護和安全網。那就是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細節八,什麼是真正的競爭?

美國政府認定中國是「美國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並稱中國是「唯一一個既有重塑國際秩序的意圖,又有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實力來推進這一目標的競爭對手」。

什麼纔是真正的競爭?習近平告訴拜登:「任何時候世界都有競爭,但競爭應該是相互借鑑、你追我趕,共同進步,而不是你輸我贏、你死我活。」習近平接下來說:「一切打壓和遏制只會激發中國人民的意志和熱情。」或許,正是這樣嚴正的表態,就有了拜登增加的承諾。

細節九,烏克蘭危機三條啓示。

習近平說:「一是衝突戰爭沒有贏家;二是複雜問題沒有簡單解決辦法;三是大國對抗必須避免。」此前一次視訊通話,就烏克蘭危機,習近平引用中國老話,「一個巴掌拍不響」,「解鈴還須繫鈴人」。很形象,也很妥帖,應該也不僅僅只指俄羅斯和烏克蘭。

細節十,成果其實也不少。

這是歷史性會晤,成果不少。可以看到,什麼是大擔當,什麼是大格局,什麼是大情懷,當然,還有折衝樽俎的外交風雲和人格魅力。不由想起以前與拜登的視訊會晤,習近平對拜登講過的話。「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寧,美國人一方面各種承諾,另一方面還在不斷搞事。」「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