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美國務卿、國防部長藉訪日叫陣 美中會晤前先下馬威

▲美日16日在東京舉行「2+2會談」,左起依序奧斯丁、布林肯茂木敏充、岸信夫。(圖/路透社)

文/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16日專電

美中高層本週會晤前,美日共同發表對中國措詞強硬的聲明紐約時報報導,此舉顯示美方擺好姿態,總統拜登將在領土爭議民主挑戰及其他區域危機方面對抗北京

中國在區域內軍事作爲日益強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16日在東京與日方高層聲明指責北京「脅迫」、「破壞穩定」,爲18日拜登政府首次與中方高層當面接觸奠定對抗基調

報導寫道,過去4年許多國家懷疑美國是否還是可靠盟友,這份嚴厲譴責北京的聯合聲明彰顯日本一直希望美國展現的強而有力作風

這份兩頁聲明指控北京海事聲索與活動違反「國際秩序」,捍衛日本對釣魚臺管轄權,同時強調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報導說,部分美方軍事官員研判未來幾年中共武力犯臺機會愈來愈濃。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會中提及「安保環境日益緊繃」後,美方提出再保證。布林肯說,中國如以脅迫或進逼企圖達到目標,美方必要時會反制;奧斯汀以「破壞穩定」形容北京在南海與東海所作所爲,並說美方目標是確保對中國或任何想威脅美國及盟國的一方維持競爭優勢。

紐時分析,上述說詞是美國外交官近年來對中國挑釁日本與區域其他地方最明確的警告,也預告布林肯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18日在阿拉斯加會晤中方外交高層、拜登政府初步嘗試美中關係定義極限的可能結果。

▲▼美國務卿布林肯與國防部長奧斯丁出訪日本,會中談及中國均使用相對強烈措辭外界認爲是爲美中高層會晤以及拜登政府政策叫陣。(圖/路透)

對日方來說,美日高層對話重點之一是釣魚臺。中國多年來不斷派船隻進入釣魚臺周邊水域,2012年兩國關係一度陷入緊張,爭議一直未落幕。

另一方面,臺海緊張局勢近期升溫。中方1月派遣軍機飛越臺海上空,當時拜登剛上任不久,此舉被廣泛解讀爲北京耀武揚威。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上週在國會警告,中國對臺威脅「在這個10年展露無遺,事實上是接下來6年」。美軍一艘驅逐艦隔天通過臺海,爲拜登上任以來第3度,美方再次展現對臺支持。

布林肯在與奧斯汀韓國行結束後,將赴阿拉斯加與蘇利文一同會晤中國共產黨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美方事前嘗試描繪成非正式會面,雙方討論可能合作的議題,但美方也可能譴責中國在區域內侵佔領土及威脅人權與民主的作爲。

華爾街日報報導,布林肯在東京嚴詞抨擊北京,爲拜登政府外交出訪做了象徵性開場白。

報導寫道,布林肯與奧斯汀本週訪問東京與首爾,反映拜登想和亞洲盟邦在中國議題上凝聚共識。這些亞洲國家與中國經貿關係密切,在對抗北京上態度較爲慎重。

日中貿易往來超過日美,日本科技業高度仰賴外銷中國,特別是工業機器人半導體電子元件廠商。去年日本政府原本準備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是訪問,但訪問計劃因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大流行而擱置。

日本近期加強砲火批評中國,參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聲明譴責北京修改香港選舉制度。

布林肯與奧斯汀預定17日前往韓國。中國是韓國最大外銷市場,也是重新與北韓接觸的潛在管道,首爾對刺激北京態度一直很審慎,且淡化外界對韓國可能成爲美國、日本、印度與澳洲「四方安全對話」(Quad)第5個成員國的臆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