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主退休轉任銀髮老師 徐福昌靠技藝開創人生第二春

徐福昌從自家農場退休後,積極走入社區及偏鄉據點傳承技藝擔任銀髮老師。(社會局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臺灣邁入高齡社會,大批老人家退休,但退休並非在家坐等養老,也可以開創人生的第二春!現年60歲的徐福昌,從自家農場退休後,由於擁有草編、吸管藝術等拿手技藝,不因退休而埋沒,反而積極走入社區及偏鄉據點,成爲社區綠化環境及技藝傳承的銀髮老師,成功開創人生第二春。

徐褔昌從忙碌的農場生活退休後,雖然日子過得十分悠閒,卻一直希望能將一手技藝傳承下去。當他得知臺南市政府社會局開辦「銀髮衣鉢相傳教學計劃」後,主動爭取加入教學的行列。由於他不僅技能得以與社區結合,又因年齡相近易與社區長者的生活經驗產生共鳴,獲得市府的青睞,媒合他走入偏鄉左鎮、玉井等多個社區教學,成爲銀髮老師,至今已有3年。

徐福昌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展現幽默口才及專業技能,讓課程生動有趣,除吸引許多阿公阿嬤帶着孫子前來上課外,社區也長期聘他擔任講師,讓徐福昌感受到莫大的肯定與成就感,也開啓退而不休的嶄新生活。

徐福昌一開始上的是草編課程,教導社區長者如何利用林投葉、椰子葉編織日常物品,因頗具實用性,廣受喜愛;爲延續課程的豐富性,後來他又陸續加入手作吸管、竹筷神槍手等課程,教導學員們如何取用天然簡單素材製作生活小物,鑑於課程有趣又環保,總能吸引不少長者聽課。

徐褔昌爲讓教學更順利,還落實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學習製作PPT簡報及影片,並擴大前往左鎮、玉井、白河等社區、關懷據點、社福中心教學,學員對象涵蓋祖孫共學、失智長輩、青少年及幼童。

熱衷自然科學的徐福昌,有感於環境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希望自己也能爲社會注入正能量,帶來好的影響力。他表示,過去自營農場時,較少有機會與外界接觸,退休後因緣際會成爲銀髮老師,與以往的角色及經驗,有很大的轉變;過程中雖面臨許多挑戰,但感到十分珍惜,希望能將所學技能貢獻社區及服務長者,盡情發揮自己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