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鳳梨問題治標不治本 馬英九:兩岸問題不解決仍會發生

總統馬英九今天下午關廟鳳梨座談,瞭解鳳梨農面臨的問題。(曹婷婷攝)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下午到關廟跟鳳梨農座談,瞭解鳳梨農面臨的問題。(曹婷婷攝)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下午到關廟跟鳳梨農座談,關廟南雄合作農場吳吉雄說,今年剛發生大陸臺灣鳳梨進口,很擔心鳳梨價格崩盤,後來政府發動企業收購,這在今年有辦法解決,但臺灣年產1.1億顆鳳梨,如未外銷,治標不治本;馬英九重申,兩岸問題需要兩岸對話協商解決,這次不解決,下次仍會發生。

吳吉雄說,過去9成鳳梨外銷通路是銷大陸,今年說禁就禁,農民一開始都非常恐慌,政府目前做法治標不治本,鳳梨靠着國內產銷通路,兜來都去還是在國內,靠臺灣人吃,一定吃不完,沒有走出臺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政府一定要加強外銷,他也拜託馬英九,希望馬能幫忙發聲,幫農民拓展更多外銷通路。

馬英九說,3年前,高雄鳳梨農哭訴鳳梨豐收卻滯銷,他聽了後專程到高雄探望,也透過臺南市議員謝龍牽線賣到大陸去,他說,在他擔任總統任內,臺灣跟大陸簽訂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這類問題可透過這種管道解決。

他說,這次大陸通知我們也透過協議管道,介殼蟲也不是了不起問題,雙方也都可以談,大陸用這種方式通知我們,代表有談的餘地,但我們的政府就是不談。但政府面對大陸不要,就賣到澳洲,但賣到澳洲還要補貼運費表面看起來爲農民好,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馬重申,兩岸之間的問題就是需要兩岸對話,設法解決問題,這是一個長期問題,要透過兩岸協商解決,這是非常不合時宜的。

他也說,不久前,美國跟大陸在阿拉斯加有一場對談,聽起來好像很火爆,但其實他們彼此都覺得這樣是好的,有交換意見就知道對方底線在哪,美國政府鼓勵臺灣跟大陸對話,美國不可能幫我們解決所有問題,也許有一些美國政治人物支持我們,但美國人民認同美國出兵幫助我們嗎?這些都是問號

他說,兩岸問題要靠兩岸解決,他做8年總統簽了23項協定,現在的政府卻不用,拒絕對話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他說,臺灣去年對大陸貿易順差是1405億美元,賣到美國才179億元,這個比重很清楚,這麼大的市場不裡它,卻要國人自己吃鳳梨,這個問題不解決,下次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