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93公斤

中國網財經3月5日訊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後),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舉行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邀請部分列席會議的國務院有關部委主要負責人接受採訪。

以下爲採訪文字實錄: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今年糧食產量要繼續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我國糧食已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但社會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請問唐部長,我國糧食生產供給形勢怎麼樣?接下來將採取哪些措施抓好今年的糧食生產?

農業農村部部長 唐仁健:

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三農”工作的關心關注和支持,也感謝這位記者對糧食安全的提問。確實,悠悠萬事,吃飯爲大。在中國這麼一個人口大國,如果吃飯出了問題,那是顛覆性的、不可承受的。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剛纔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此也予以了重點的強調和安排。去年,大家都注意到,我們確實遭遇了頻繁的、極端的自然災害,像夏收時節的“爛場雨”,盛夏時候華北、東北局地的嚴重洪澇,還有西北的局部乾旱,但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最後我們還是實現了“以秋補夏”、“以豐補歉”,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3908億斤,比上年增產了177.6億斤,再創了歷史新高,這樣我們的人均糧食佔有量就達到了493公斤,比上年又增加了7公斤,繼續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的糧食安全線。

一個時期以來,我也注意到,實際上我們糧食是“二十連豐”,只要不超過1%的減產就算豐收,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另外,去年還遭了災,還不輕,最後還豐收了,還再創歷史新高。所以,有一些同志確實也從關心“三農”、關心我們的糧食安全出發有一些疑問,這些同志有的可能不幹“三農”,有的也許幹,但是離開這個行當可能多年,有的家可能就在農村,都瞭解農村。但是我這裡想告訴大家,現在的農村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待會兒我會說到。所以,這裡一個基本的意思,很明確無誤的、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我們糧食產量的數字是真實可靠、完全可信的。我想是不是有這麼幾條,大家都感覺感覺是不是這樣的道理。

第一,產量數字的統計不是各級報上來的,也不是農業農村部門統計的,是國家統計局按照他們的法定職責,通過他們在各地的直屬直管的調查總隊,按嚴密的程序抽取了大量樣本,最後按當季實割、實收、實產的數字計算出來的,這個數字各級黨委政府包括農業農村部門是干預不了、影響不了的,增就是增,減就是減。去年“爛場雨”,我們夏糧不就減了25億斤嗎?照樣有減。

第二,可能很多人的認識來自於這個,以前多年我們確實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糧食增產減產有周期,比如叫“兩豐一歉一平”,這個在傳統的生產技術條件下有可能確實是這樣。但是現在我可以告訴大家,經過這麼多年中國共產黨人一代接一代的接續、矢志不渝的努力,咬定糧食安全不放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空前的力度大抓特抓實抓糧食生產,我們現在農業的裝備條件、抗災能力也包括生產經營的組織方式,不要說跟幾十年前,跟十年前、跟幾年前比恐怕都不可同日而語。比如機械化,我們現在三大主糧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比如小麥,大家都很關心,95%以上是機收,現在一臺機器要頂過去100個勞動力的工作量,一個縣要收麥子,以前沒有半個月以上不可能,現在三五天就完事兒了。第二個現在的水利條件大大改善,現在已經有10億畝的高標準農田,旱能澆、澇能排,2022年長江流域很多省遭遇歷史極值的高溫乾旱,但是我們89%的中稻和95%的晚稻都有水可灌。所以農民講,只要有水,溫度高點沒關係,可能還增產了。

第三,我想從大家的實際生活和身邊的感受,包括疫情防控的三年、烏克蘭危機發生以來這些年,我們周邊什麼時候你聽到過你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說買不到糧食另外,大家聽說過哪個市縣、哪個地方跟中央緊急調過糧、都沒有。所以糧食是一個剛需品、必需品,只要少了,市場和價格一定會反映出來。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也表明,比如去年國際大米價格指數漲了21%,但是我們國內大米價格才漲了1.7%,這就是支撐,做不了假的。

第四,現在科技非常發達,在衛星衛片、遙感的條件下,哪個國家包括我們,其實種了多少糧、收了多少糧,只要有這個技術,都是清清楚楚的。如果想大面積地作假、去虛報這些數,不可能,這也是黨中央、國務院絕不允許的。

說到今年,今天也巧,又正好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蜇”。農諺講“春雷響,萬物長”,我們最近調度一下,已經返青的小麥,一二類苗比例88.2%,比去年本來就很好的苗情,還高了0.7個百分點,比近五年平均又高了1.8個百分點,所以我想告訴大家,現在的形勢基礎還是有的。那麼往後怎麼辦,我想是抓四條:

第一,穩面積。這是基礎、是前提,這兩年我們的面積潛力已經挖了不少,但是有的地方還是有一些撂荒地可以儘量種起來,努力把糧食的播種面積穩定在17.7億畝以上。

第二,提單產。總書記去年明確要求,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我想這個思路基本上就是我們把很多技術集成,通常農口叫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集成,重點推廣密植、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措施,在原來搞的試驗田、示範田、指揮田的基礎上,讓單產能夠大面積的提升。

第三,優服務。現在看得越來越清楚,把小農帶向現代農業發展的軌道,主要靠社會化的服務體系,今後重點培育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增強集體經濟組織的服務功能,改革激活農技推廣體系,另外發展各種專業型、社會型、服務型的公司企業,這樣構建起一個公益和半公益、經營性組織相互協同的服務體系,帶動小農多種糧、種好糧。

第四,強政策。圍繞中央提出的健全“兩個機制”,就是種糧農民的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的利益補償機制,今年已經定了幾條大的政策,一是繼續提高小麥和早稻的最低收購價。二是三大主糧的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剛纔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實行全覆蓋。三是大幅度地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補助水平,同時取消對產糧大縣的資金配套要求,這是多少年主產區期盼的。另外還有一些措施,現在正在研究當中,一旦研究定了,我們會及時地發佈和實施。

當然,最後還要抓好防災減災,因爲中國國家大,災害什麼時候都有。今年前段時間四場雨雪冰凍,對南方的油菜和蔬菜有點影響,對北方冬小麥總體是利好的,但同時也增加了病害的發生概率,所以我們下一步有針對性地在防蟲治病方面加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