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生吃完火鍋痛到歪腰 醫揪結石:做7事免中招

蔬果中的檸檬酸可降低尿液的酸性,減少結石的形成。(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高雄一名女大生日前大啖火鍋後,突然覺得腰好痛,還解出血尿,嚇到快去掛急診,當時她已高燒近40度、全身無力,經檢查原來是輸尿管卡了結石,在收治住院治療與取出結石後才康復,醫師表示,泌尿道結石好發於體態豐腴者,想要預防有七招,建議一定要做。

收治病例的義大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黃維倫表示,一般來說泌尿道結石,多是指腎結石,若結石小小顆的,患者通常沒有感覺,等到結石變大,或掉落到下方的輸尿管,即可能造成如上述女大生般,出現腰痛、血尿、發燒感染等症狀,若延遲治療,甚至可能併發敗血症,危及生命。

要預防泌尿道結石,黃維倫也在臉書U and泌的鳥醫師.黃維倫,發享遠離泌尿道結石七招數,學會了就可以跟尿道結石說掰掰囉。

多喝水可以幫助尿液中的鈣、草酸鹽和其他礦物質溶解,減少結石的形成。(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招數一喝水、喝水多喝水:喝足夠的水可以幫助尿液中的鈣、草酸鹽和其他礦物質溶解,減少結石的形成,飲水的時機需分散,避免短時間大量飲水,並適當補充電解質

建議每日飲用2.5公升至3公升的水,尿量維持2至2.5公升,若於燥熱或大量運動時,應額外多補充水分

■招數二─肉別吃太多:高蛋白飲食會增加尿中的鈣和尿酸,並減少尿中檸檬酸濃度,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每人每天蛋白質攝入量應在每公斤0.8至1公克左右。一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建議攝取48至60公克的蛋白質,大約是2至3塊雞胸肉的量

每100公克蛋白質含量,約等同於牛肉26公克,羊肉25公克,豬肉21公克,或魚肉20公克。

鈣質是骨骼健康所必須,建議成人每天攝取1至1.2公克的鈣,約4杯300C.C.牛奶量。(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招數三─避免吃重鹹:攝入過多的納會增加尿中鈣濃度,可能增加結石的風險,建議成人食鹽攝取量在4公克至5公克(鈉離子1600至2000毫克)。

大部分人很難精算食鹽的攝取量,所以建議這樣調整飲食,減少沾醬攝取、多吃原形食物、選擇低納食物、減少餐廳用餐、自己烹飪餐點與注意食品標示。

■招數四─適度補充鈣離子:鈣質是骨骼健康所必須,雖說攝取過多的鈣可能增加結石風險,但若鈣不夠,反倒會增加草酸的吸收,反而增加結石的風險,因此依然要保持適度鈣離子攝取,建議成人每天攝取1至1.2公克的鈣,約4杯300C.C.牛奶量。

每100公克鈣含量。約等同於小魚乾2.2公克,黑芝麻1.5公克,蝦米1.1公克,起司0.6公克,鮮乳0.1公克,豆漿0.12公克。

■招數五─剛剛好的維生素:維生素雖是不可或缺的,但攝入過量的維生素C或D都會增加結石的風險,建議成人每日攝取維生素C100毫克,大約是一顆芭樂的量,而維生素D建議每日400IU。

每100公克維生素C含量。一顆芭樂100毫克,奇異果90毫克,香吉士75毫克,草莓70毫克,柳丁40毫克,檸檬34毫克。

蔬果中的檸檬酸可降低尿液的酸性,減少結石的形成。(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招數六─多吃蔬果均衡飲食:蔬果含有豐定的水份與纖維素,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和排泄功能,蔬果中的檸檬酸可降低尿液的酸性,減少結石的形成,許多研究也顯示,攝取豐富的蔬果類可以降低腎結石的風險。

■招數七─別偷懶要運動:肥胖和體重過重是罹患腎結石的風險因素,運動有助提高身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促進毒素的代謝與排泄,也可以幫助細小的結石排出。

義大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黃維倫。黃維倫醫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