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加稅惹衆怒 寶馬等表態:阻礙車企發展

中國商報(記者 雷珂馨)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反補貼調查初裁披露,擬從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此舉引發國內外汽車界的廣泛關注。從車企到業內專家,各方紛紛就此事件發聲,表達對歐盟這一決定的看法和擔憂。

車企針對歐盟反補貼調查發聲

據瞭解,對於不同的中國汽車企業,歐盟擬定的臨時反補貼稅率也有所不同。其中,比亞迪將被徵收17.4%的反補貼稅,吉利汽車將被徵收20%的反補貼稅,上汽集團將被徵收高達38.1%的反補貼稅。其他未接受抽樣調查但配合歐盟調查的中國車企將被徵收21%的反補貼稅,其他未配合歐盟調查的中國車企將被徵收38.1%的反補貼稅。

這一決定是在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後做出的,歐盟委員會認爲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受益於不公平補貼”,將損害歐盟電動汽車產業的權益。

隨後,奔馳、寶馬、大衆等車企迅速表態,稱加徵關稅將會阻礙車企的發展。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表示:“梅賽德斯-奔馳始終支持基於世貿組織規則的自由貿易,包括所有市場參與者應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則。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將給各方帶來繁榮、增長和創新。如果任由保護主義趨勢擡頭,將對各利益相關方造成消極的後果。我們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寶馬集團對反補貼調查有着明確的立場。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是錯誤的決策。加徵關稅將會阻礙歐洲車企的發展,同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

大衆汽車集團發表聲明稱,自由、公平的貿易以及開放的市場是全球繁榮發展、保障就業、實現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作爲一家全球企業,大衆汽車集團支持並倡導開放、以規則爲基礎的貿易政策。

各方表達強烈不滿態度

6月12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歐方罔顧事實和世貿組織規則,無視中方多次強烈反對,不顧多個歐盟成員國政府、產業界的呼籲和勸阻,一意孤行,中方對此高度關切、強烈不滿,中國產業界對此深感失望、堅決反對。歐方裁決披露中的認定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後續進展,並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對於歐盟委員會的這一決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達了強烈不滿的態度。“我們希望歐盟委員會不要將當前產業發展必經的階段性整車貿易現象視爲長遠的威脅,更不要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貿易救濟措施,要避免損害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維護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我們希望歐盟汽車產業界理性思考、積極行動,共同維護當前雙方合理競爭、互利共贏的局面,共同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

業內專家也對此表達了擔憂。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歐盟委員會此舉可能是出於保護本土汽車產業的考慮。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對歐洲本土汽車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競爭壓力。然而,這種競爭是公平的、正常的,也是推動全球汽車產業進步的重要動力。在全球汽車產業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中歐雙方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而不是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損害雙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