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推新法案與美國拚補貼 不尋求與大陸脫鉤

歐盟推新法案與美國拚補貼不尋求與大陸脫鉤。圖爲去年4月8日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左)前往基輔拜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中)。(摘自烏克蘭總統府官網)

觀察者網18日報導,歐美就《通膨削減法》博弈持續發酵。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當地時間17日在達沃斯論壇指出,美國對綠色產業的補貼計劃引發歐盟擔憂,歐盟將調整國家援助規則,提出一項淨零產業法案與美國《通膨削減法》競爭。範德賴恩還提到中國大陸說,歐盟需要與中國大陸在清潔技術方面開展合作和貿易,推動公平競爭,而不是尋求與中國大陸這樣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脫鉤。

範德賴恩透露,這項計劃包括爲綠色產業提供資金援助、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歐盟還將向產業基地投入資金,防止企業將產能遷往美國。

綜合Politico(政客)新聞網和路透報導,範德賴恩在會上直言,美國推出的《通膨削減法》引發了歐盟方面的擔憂,「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爲了保持歐洲工業的吸引力,歐盟需要與其他地區的優惠和激勵措施保持競爭。這項新推出的法案的目的在於「將投資集中在整個供應鏈的戰略項目上」,歐盟將特別關注簡化新清潔技術生產基地的許可程序,「讓計算更容易、程序更簡單、批准更快速」。

除美國外,範德賴恩還在講話中提及與中方的競爭。

她說,中國大陸已將推動清潔技術創新和製造業作爲其五年計劃的關鍵優先事項,並且在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等領域佔有主導地位。

「但淨零競爭必須建立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她宣稱,中國大陸一直鼓勵能源密集型企業遷往中方,並且在能源、勞動力和監管上予以支持。

不過範德賴恩同時稱,「我們仍然需要與中國合作和貿易,特別是在這一過渡時期。因此,我們需要專注於降低風險,而不是脫鉤。」

範德賴恩補充,就中期而言,歐盟還將籌建一項歐洲主權基金,爲產業創新與戰略性工業專案提供資助,因爲僅靠國家援助可能導致歐盟單一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和「分裂」,而歐盟資金是一種解決方案。但她沒有透露計劃中的主權基金規模。同時歐盟還將對綠色產業實行稅收減免,對清潔技術實行更精簡的國家援助規則。

去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通膨削減法》,計劃爲美國本土的電動汽車、清潔能源等產業提供3690億美元補貼。這項政策將進口電動車排除在補貼名單之外,而在美國本土生產的外資電動車可以獲得補貼,試圖大幅提高美國對電動汽車產業投資的吸引力。 其中一項頗具爭議條款規定,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可以獲得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但前提條件是汽車必須在美國本土組裝,且電池所用原材料需要有一定比例源自美國本土或美國的自貿夥伴。這些政策隨即引起歐盟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