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擬對陸電車加稅 陸專家曝解方:在歐設廠「本土化生產」

圖爲待出口的汽車停泊在山東省煙臺港的一個碼頭。(路透)

歐盟12日宣佈對大陸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專家認爲,透過傳統出口模式輸出中國電動車可能越來越難,但在歐洲設廠、進行本土化生產,除了受當地國歡迎,也是促進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在歐洲穩定發展的重要方法。

根據歐盟公告,對比亞迪、吉利、上汽集團三家被抽樣的中國生產商分別徵收17.4%、20%和38.1%的反補貼稅;對其它參與調查但未抽樣的電池電動汽車生產商繳納21%反補貼稅;對中國其他不配合調查的電池電動汽車生產商繳納38.1%的反補貼稅。此外,進口自中國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適用單獨的稅率。

《浙江日報》旗下潮新聞報導,大陸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爲,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不會延緩中國車企在歐洲投資的計劃。中國企業需要融入歐洲本土,在歐洲建設電動汽車產業鏈,爲歐洲帶來更多就業,推動整個中國產業鏈在歐洲獲得更加持續穩定發展。

報導稱,在歐洲建廠,中國車企能夠避開潛在的貿易風險,併爲在歐洲推進本土化打下基礎。法國華人汽車工程師協會會長汪善進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中國電動汽車出口歐洲的道路可能還會遇到阻力,通過傳統出口模式也許會越來越難,但通過新「出海」模式,即實現歐洲本土化生產,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在歐洲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報導指,雖然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態度不算友好,不過歐盟各國對於中國車企在本土建廠卻比較歡迎,因爲不但能帶動本土電動汽車產業鏈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目前,位於匈牙利佩斯州的蔚來歐洲能源工廠已於2023年9月投入營運,比亞迪宣佈在匈牙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基地,上汽名爵、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自主品牌都在籌劃在歐洲建廠,一些品牌已經啓動選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