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5國爆「鸚鵡熱」疫情 至少5死!4種人務必防範
歐洲至少5國近期感染鸚鵡熱患者人數異常增加,已2國通報共5例死亡,世衛提醒接觸寵物鳥或野鳥務必注意手部清潔。(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世界衛生組織(WHO)5日表示,有致命之虞的傳染病「鸚鵡熱」(parrot fever,psittacosis)最近在歐洲多國病例暴增,至少奧地利、丹麥、德國、瑞典、荷蘭5國通報病例,其中5例死亡。鸚鵡熱病徵與多種呼吸道疾病類似,可能受到忽略或誤診,要提防嚴重併發症,可能人傳人但很少見。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醫療日報》(Medical Daily)報導,歐洲這波鸚鵡熱疫情始於2023年,一直持續到今(2024)年年初仍未消退,已有5個國家通報病例,其中5例死亡。目前並無證據顯示爲單一國家或跨國範圍人傳人。
這種傳染病是由衣原體細菌引起,存在於野生禽類、寵物鳥類,感染的禽鳥不一定會出現病徵,但呼吸與排便時帶菌。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資料顯示,人類呼吸時接觸到帶有感染禽鳥分泌物的灰塵而染病,或者在遭鳥類咬傷、接觸鳥類喙部與嘴巴的情況下感染,食用感染禽肉並不會感染。各年齡層人類均可能感染,但成人較爲常見,高危羣包括鳥類飼主、鳥舍或寵物店員工、禽舍工人、獸醫,經常接觸鳥類的人尤其要注意。
此前有研究顯示,鸚鵡熱經由人傳人有其可能,但很少見。世衛表示,最近多數病例都接觸過遭感染的家禽、寵物或野生禽鳥。患者大多會接觸病禽之後5到14天出現輕微症狀,包括頭痛、肌肉痛、乾咳、發燒、畏寒,可用抗生素治療,部分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包括肺炎、心內膜炎、肝炎,或者神經、腦部發炎引發神經系統問題,致死率低於1%。感染者沒有免疫力,可能重複感染。
奧地利平均每年出現2例,不過去年通報14例,今年至3月4日通報4例,個案之間並無關聯,也無出國史、未曾接觸野生鳥類。丹麥每天通報15至30例,大多經由接觸寵物鳥或賽鴿而感染,世衛表示,截至2月27日已23例,但公衛官員懷疑實際病例遠高於此,其中17例住院,15人出現肺炎,4人不治。丹麥病例有3例並無任何鳥類接觸史。
德國去年通報14例,今年已5例,幾乎全數出現肺炎,16例住院。這19例僅5例接觸過染病的禽鳥。瑞典自2017年以來病例數持續增加,去年11月底至12月初就多達26例,異常大增,今年已通報13例,比過去5年同期少。荷蘭每年平均通報9例,去年12月下旬至2月29日通報多達21例,是往年同期2倍,近期病例全數住院,1例死亡,8例未曾接觸禽鳥,7例接觸過家禽糞便、6例接觸過野鳥糞便。
世衛示警醫師多加留意,並警告寵物鳥飼主與經常接觸禽鳥的工作人員注意務必手部衛生,飼主應確保鳥籠清潔、避免籠內禽鳥過度壅擠。清潔鳥籠時先用灑水弄溼表面,避免在乾燥情況下打掃鳥籠或吸塵,以防羽毛、灰塵擴散,清潔人員應使用手套、口罩等個人護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