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退休金不夠用?就靠「母子基金」讓錢生錢 蕭碧燕:定期定額進階版

圖/Freepik

有投資基金的人都知道「定期定額」,但你聽過「母子基金」嗎?有基金平臺曾統計過其庫存母子基金正報酬比率達95%,更有投信業者統計自家母子基金套餐投報率24.52%,相當於不到3年投入的資金就翻倍。真的有這麼好康嗎?

投資第一要務首重瞭解商品,纔不會被牽着鼻子走。究竟什麼是母子基金呢?

母子基金是什麼?

其實,母子基金不是一檔基金,而是一種「投資策略」,方法是先選一檔母基金,再選幾檔子基金,先將本金投資入母基金,再定期定額從母基金贖回扣款投入子基金,子基金獲利達一定水準後贖回,重新將資金投入母基金,讓子基金持續有資金來源,達成內循環現金流。

投信投顧公會前秘書長、人稱「基金教母」的蕭碧燕形容母子基金是定期定額的進階版,不僅是定期定額,還結合資產配置概念,同時多數基金公司還加上逢低加碼、自動停利機制。

母子基金怎麼選?

想投資基金的人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選擇障礙,中租基金平臺總經理蘇皓毅與蕭碧燕都不約而同認爲:「母基金要穩,子基金要衝」。

在母基金的選擇上,蕭碧燕說,不要挑波動大的基金,可選債券基金、平衡型基金,但不要選非投資等級債券、新興市場債券。

蘇皓毅則認爲,降息循環啓動前,保守型投資人可選貨幣型基金,穩健型投資人首選投資等級債券基金,風險承受度較高者可選擇「非投資等級債券」或「股債平衡基金」做爲母基金,可參與十多年難得一見的債券殖利率高點,待2024年進入降息循環,還有機會賺取債券價格上漲的資本利得空間。

子基金選擇方面,蘇皓毅認爲,可選具主流趨勢的AI科技基金,或2024相對看好的區域股市,包含美國、日本、臺灣、印度等。蕭碧燕則認爲以「一軍」爲主,即臺股、美股、全球科技型基金。

由於母子基金的概念是子基金獲利達一定水準後,贖回將資金重新投入母基金,因此子基金的停利點設定,成爲投資人卡關難題。蘇皓毅、蕭碧燕都認爲,投資小白或較保守型投資人可設定在10~15%間,積極型投資人可設定15~20%間。

至於子基金該選擇幾檔,蕭碧燕認爲,可以扣30個月爲前提設算,例如20萬元,相當一個月可扣6,666元,可選1~2檔基金;亦可考慮先選1檔,等母基金養大後,再增加子基金檔數。

母子基金適合哪些人?

母子基金在臺灣已經有將近20年曆史,部分投信公司、銀行、基金平臺都有提供,但每家的母基金最低申購金額不同,最低10萬元起跳,最高50萬元,對小資族有進入門檻障礙,但對於已經有一筆錢、想累積退休金的人來說,是種不錯的懶人投資法。

因根據中租平臺統計至今年2月實戰經驗值,即便歷經2022年股債雙殺、2023年美債慘烈熊市,平臺母子基金用戶庫存契約正報酬的機率高達95%。

圖/各大基金銷售機構官方網站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