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核處理水造成海灘大量魚屍?日本闢謠

北海道函館市一處海灘12月7日出現大量沙丁魚等魚羣被衝上岸的場面,外國網友認爲可能是受日本排放「核處理水」影響。(圖/美聯社)

日本一處海灘日前有人發現大量沙丁魚被衝上岸,社媒平臺出現外國網友稱可能是受日本排放「核處理水」影響的貼文。日本水產廳出面闢謠,稱網傳說法「無根據」。

北海道函館市一處海灘12月7日出現大量沙丁魚等魚羣被衝上岸,函館市政府爲清理堆積在海岸線的大量魚屍,今天開始投入重型機具清運。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水產廳增殖推進部參事官森賢說,有關「核處理水」排放,水產廳主要針對魚類、環境省主要針對海水水質監控,結果都是含氚量低於可檢測出的極限值。

森賢說,像這次發生大量魚羣被衝上岸的情況,過去在日本各地所在多有,理由可能跟水溫降低或捕食者追趕等有關,認爲網傳「受核處理水影響的資訊無根據」。

森賢說,這種沒有根據的資訊持續在網路擴散「是令人憂慮的事態」,他們會持續對外確實宣傳正確資訊。

北海道立函館水產試驗場專門研究員藤岡崇表示,這次魚羣大量被衝上海灘,可能跟魚羣被海豚或鮪魚等大型魚類捕食有關。

另外,藤岡崇說也有可能跟魚羣進入水溫低的海域有關,此前也曾發生過魚羣因此大量擱淺海灘情況。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在TikTok發佈一段影片,內容提到日本「核輻射水」(radioactive water)排放入海3個月後,出現大量死魚被衝上岸的情況。影片觀看次數已超過140萬次。

另外,還有看似海外YouTuber帳號將擱淺魚羣跟核電廠等相連結的數則影片。類似發文在前身爲推特(Twitter)的X上面也可以看到,甚至有外國媒體以「原因是否跟排放核處理水有關令人憂慮」等加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