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南餘威不散!央行無預警打炒房 曝政策致命傷
圖/今週刊提供
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祭出「不動產貸款」4大限制,雖獲輿論高度支持,但這個「打炒房」限令的背後,似乎也顯現出央行在做決策時,會遇到的致命傷。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以召開臨時常務理事會議的罕見程序,宣佈「不動產貸款針對性審慎措施」,政府各部會「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終於全員到齊。雖然照例會有選擇性信用管制到底是否有效的質疑,不過,楊金龍推出的4大管制措施,獲得輿論高度支持,連反對黨的立委們也表示肯定。
但是,社會各界卻因此看到央行決策品質的重大缺失,這一波房地產漲風來自「金融性」的資金推動,全球央行狂印鈔票,零利率讓囤房幾乎零成本,金融業提供了房產上漲充足的火藥。本國銀行建築貸款今年7月年增率突破15.46%,不動產貸款佔GDP比重高達52.04%,且逐月上升,創下13年以來的新高。這次打擊炒房,央行絕對是主角,而非跟隨的配角。
發佈限令似乎慢半拍
房價高漲是國安危機,年輕人高度的不滿是隨時可能引爆的火藥庫,韓國左派總統文在寅因爲動作太慢,連續21次打房措施都失效,威脅政權安危;而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是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在10月初質詢內政部長徐國勇,就社會住宅、包租代管、實坪制等,當場引發激烈口角。
高嘉瑜火爆質詢後,網紅館長在直播痛斥「民進黨只吵統獨、不顧民生」,而以年輕讀者爲主的「關鍵評論網」,也發文「與其批評高嘉瑜,不如問民進黨何時才願意正視高房價問題?」瞬間累積了巨量點閱。
然而,楊總裁可能被匯率升值的工作耗盡心力,對於房市炒作的議題反應太慢。他在10月15日立法院答詢時,明確反對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輕忽了已經炒得沸騰的房市議題。事實上,央行早在6月的理事會上,就有理事提案討論,9月更出現身兼臺大經濟系教授的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撰寫論文,主張推出「總體審慎政策與工具」。
《工商時報》 、《經濟日報》 兩大財經報紙,外加所有雜誌都做了數次封面專題,臺灣經濟研究院等智庫舉辦研討會,內政部、財政部、國發會等也陸續在11月推出各種因應措施,央行卻直到12月初還在立法院說,「基本上,房價上漲有部分由需求、供給決定,有部分合理,有部分不合理。」
領袖組織文化
下屬只能聽命行事?
12月3日,國發會報告「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後,央行態度180度轉變,又跳過例行理監事會議,匆促召集臨時常務理事會,讓外界看到央行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被迫採取緊急程序的窘迫。
但是,我們不能責怪楊金龍,這次事件暴露了央行「偉大領袖」組織文化的病竈。前任總裁彭淮南在位20年,取得總統蔡英文信任,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
彭總裁巨大的身影,卻也使得專業政策討論窒息,應該匯聚國家頂尖經濟與金融頭腦的央行理事會,因缺乏足以與總裁論辯的成員,淪爲總裁個人決策的背書者。楊金龍上任後,理事會討論空間雖有改善,但礙於理事成員的結構問題與主席主導性仍強,理事會專業化仍亟需改革。
彭淮南上個月在臺北永康街的社區活動,向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斥責副總裁陳南光「扯後腿」,將專業論述視爲「搞不清楚狀況」。彭淮南習慣將討論央行政策的聲音都視爲負面,退休後仍然保留辦公室,且天天上班、巡視辦公室,親自指點後輩,正是偉大領袖組織症候羣的病徵。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2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