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當玩心蓋過了企圖心

圖文/鏡週刊

混亂、吵鬧、缺乏邏輯,可惜了意味深長的校園霸凌議題反思。

作家九把刀之於另一個說故事媒介素人氣質,直白、手工感地賦予《那些年》獨特的尺度感,使其不再是凡常的校園愛情片,但在《怪怪怪怪物》卻變成了無法駕馭的失控和混亂。

《怪怪怪怪物》本意是以類喪屍的怪物奇幻故事來隱喻霸凌議題,但近乎整部片一頭栽入怪物奇觀與大亂鬥,情節薄弱、不合理。九把刀的人物從來以幼稚自豪,愛搞怪、精力充沛、創意十足,在《那些年》只是中二惡作劇,在《怪怪怪怪物》則恣意發揮,花招百出,可當情感核心薄弱,無從聚焦,取之不盡的耍帥的哏,只讓人覺得又吵又膩。

但它確實愛玩、敢玩,能享受怪物嘉年華的重口味觀衆,或會感到過癮;幾場戲爆發力十足,血漿噴射,屍體橫陳,有國片少見的狂歡、淋漓感。

《怪怪怪怪物》並非改編九把刀小說,而是爲了大銀幕原創故事,但作者影像的想像很扁平,有些設計的曲折是文字思考的邏輯,該有影像張力地方則像電玩,缺乏電影感。

最後20分鐘宣佈了《怪怪怪怪物》的初衷。正直、善良、對人性的銳利卻也溫厚,很動人,也恍然大悟整個怪物旅程到底在幹嘛,但仍無法挽回。終究是一部令人悵然若失、空手離開的作品

更多鏡週刊報導影評】《模犯生》 道德是最困難的考題【影評】《青梅竹馬》 大師級臺北物語【影評】《猩球崛起:終極決戰》 狂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