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社區好物快閃店 插旗勝利星村

屏東社區好物快閃店,插旗勝利星村。(林和生攝)

屏東社區好物快閃店,插旗勝利星村。(林和生攝)

屏東縣長潘孟安(右)侃侃而談,分享屏東農再社區產業近8年來的里程碑,與成功背後心路歷程。(林和生攝)

爲滿足更多人對於屏東農再好物的期盼,屏東縣政府首度插旗勝利星村,即日起至11月27日、進行爲期25天限定快閃店,屏東縣長潘孟安在開幕首日,侃侃而談分享屏東農再社區產業近8年來的里程碑,與成功背後心路歷程。

潘孟安說,屏東農漁畜牧產品豐富多元,且農漁村、原民部落及客家聚落各有自己社區特色,因此,屏縣府成立全臺第一個農村再生專案推動辦公室,由農再辦公室整合各社區資源,積極輔導社區重新打造產品包裝設計風格與樣式,塑造產品新形象,提升價值與市場接軌,讓農村永續經營,同時,也爲年輕人鋪下一條返鄉之路。

「跨越世代、地域和領域的產業合作」,一直以來都是縣府致力推行的政策,潘孟安表示,今年更以異業結盟、跨域合作方式推出如萬巒鄉成德社區運用香檬與可可與在地業者研發生產的22度果鳳梨香檬可可夾心、定遠自治區運用雲南果品羊奶果推出來一點滇羊奶果冰淇淋、前進社區與制香廠結合推出九層塔與艾草香的前進GO香薰香組。

還有響林社區與冰品業者合作推出枯裡珍冰棒,及大坵社區與生技公司合作推出武檸檬-好Chill檸檬粉等多樣化農特產品。

屏縣府城鄉處長李怡德則提到,枋寮鄉新龍社區長期以來利用龍膽石斑廢棄魚鱗研發製成的膠原蛋白保養品,在今年不僅重新打造包裝設計,更推出新品牌;而爲解決鳳梨產量過剩,赤山社區不僅將金鑽鳳梨轉變爲化妝水、洗面露,今年也正式推出新品牌「赤赤好」。

李強調,持續創造產值,永續且循環的農漁業生產模式,一直是屏東縣農村再生社區產品建立品牌與價值的基本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