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Mac將回美生產 臺灣代工廠完蛋?

蘋果執行長庫克宣佈明年將部分iMac生產線遷回美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受到市場競爭及iPhone 5S傳言影響,蘋果5日股價大跌,創近4年來單日最大跌幅,近日執行長庫克又表明,將部分iMac將回美國生產,市場擔憂此舉恐衝擊Mac系列產品最大供應商廣達、負責機殼鴻海,可成、鴻準臺灣代工廠,影響股價表現,但有分析師認爲,庫克未指明遷回規模,若僅是「象徵性」的遷回一小部分,對生產線的變動並不大。

知名調研機構《IHS》分析師 Craig Stice表示,此舉「象徵性」性意義高,若將一部分生產線遷回美國,不僅能提升企業形象、創造就業機會,也可能會吸引其他美國企業跟進。

外界猜測,這項舉動也是蘋果爲日後在美國發展尺寸電視鋪路,至於蘋果會何會選擇先將一小部分的個人電腦生產線移回美過,據瞭解,主要是因爲蘋果在個人電腦的全球市佔率僅5.8%,排名僅第六,因此生產線遷回對蘋果影響相對小。

但市場仍擔憂此舉恐會衝擊研發、組裝Mac的廣達,以及製作機殼的可成、鴻準等臺灣代工廠,至於負責機殼的鴻海集團,發言人胡國輝接受Bloomberg訪問時曾表示,由於客戶希望能在美國進行製造,鴻海集團有在評估要將製造生產線移到美國,雖未指明客戶是否就是蘋果,卻也不得不讓外界聯想。

比較之下,廣達身爲蘋果Mac系列產品(包括iMac與Macbook)最大供應商,動向最受外界矚目,若不跟進在美設廠,恐有部分訂單流向預計在美設廠的鴻海,有分析師表示,如果臺商能跟着到美國設廠生產,對臺廠而言是利多或利空,也許能借此拉大競爭優勢,後續對臺廠衝擊有多大仍需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