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沒有拋棄百度
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張曉玲
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在迪拜峰會上,高調官宣與蘋果的AI合作時,外界一度以爲百度已被踢出局。然而劇情很快迎來反轉——蘋果並沒有拋棄百度。
華爾街見聞2月13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蘋果仍在與百度合作開發中國版iPhone的AI功能,蘋果希望採用非排他性協議,以分散風險。
蘋果以“封閉生態”和嚴苛的技術標準著稱,它的選擇,一定程度上標誌着它對國內大模型能力的認可度,能夠提升合作方大模型的品牌價值。
也是由此,在過去幾天裡,阿里與蘋果合作的消息挑動着市場的神經。百度美股股價則在2月13日大漲後,於2月14日盤前漲2.88%,市值超過人民幣2460億元。
華爾街見聞了解到,蘋果計劃與多個大模型廠商合作,其中百度負責開發圖像處理功能,這會是蘋果接下來在中國市場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簡稱“蘋果AI”)功能的一部分。
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高級分析師Ivan Lam向華爾街見聞分析,蘋果在中國可能會傾向於採用多供模式,會引入更多的大模型服務商。預測支持中文的蘋果AI,也是首個支持非英文的版本將在2025年內正式發佈。
蘋果的緊迫感很強。2025財年第一季度(即2024年10-12月),蘋果在華營收下降11%。蘋果CEO庫克將市場份額下滑的部分因素,歸於蘋果AI在中國市場的缺位。與此同時,包括華爲、小米等品牌憑藉AI功能強勢搶奪用戶。
想要挽回頹勢,蘋果必須讓Siri更懂中文,讓搜索更接地氣。這恰恰是百度的強項:依託多年積累的中文語料庫和搜索引擎技術,其在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領域具備本土化優勢。
Counterpoint Research 副總監Ethan Qi認爲,對於蘋果而言,此舉更多是爲了長期佈局,未來沒有 AI 功能的智能手機品牌可能會面臨高端用戶流失的風險。
多供應商策略也符合蘋果對供應鏈的一貫訴求。在海外市場,蘋果AI目前與OpenAI合作,但蘋果也在考慮引入包括谷歌Gemini在內的其他大模型。
蘋果的選擇證明,百度仍是其AI版圖中難以替代的一環。
在海外的蘋果AI當中,包含本地運行的大語言模型、蘋果服務器上的大語言模型,以及ChatGPT這樣的第三方大模型構成的三層架構。其中OpenAI參與的是第三層。
而在中國,蘋果自己的大模型尚不在備案審覈名單中。想要今年快速推出中國版iPhone的AI功能,蘋果需要與本土合作伙伴,在前述三層架構上,都完成模型的備案和審批。這使得蘋果必須在本土大模型廠商中,尋找到一個有經驗的合作伙伴。
百度具有相應的經驗以及軟硬件上的服務能力。包括三星、榮耀等手機品牌,都與百度智能雲進行了大模型合作,AI功能集成了百度文心大模型能力。具體來說,就是在底層系統打開接口,百度提供雲端大模型的系列服務。
百度文心一言的用戶規模和調用量都位居國內前列。按照百度方面的數據,截至去年11月,百度文心一言的用戶規模爲4.3億,調用量爲日均15億次。從這個維度來說,文心一言的可靠性,已經有了大規模合作實踐驗證。相信在下週的財報當中,相關調用量數據還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這是DeepSeek目前所不具備的能力,此前就有知情人士表示,蘋果也有對DeepSeek模型進行測試,考慮到後者對大客戶支持經驗不足,最終放棄。
此外,儘管眼下DeepSeek出圈,但也未成長爲互聯網時代裡的“殺手級應用”,擁有數億日活,日均使用時長數小時。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坦言,當前離這樣殺手級別的應用還有很遠的距離。整個世界目前都在焦急地尋找這樣的超級App。
毫無疑問的是,DeepSeek引發的AI風潮,打破了大模型領域的玩法。用戶在選擇大模型時,會對使用成本、架構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技術路線也在發生變化,讓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等技術大拿都不斷反思。
百度在加緊自己的步伐,讓包括蘋果等在內的合作伙伴,與之牢牢綁定。
成本端,大模型使用成本正進一步降低。近期的一場論壇上,李彥宏表示,如今談論大型語言模型時,增加的成本基本上降低了,可以在12個月內降低90%以上。此前, Sam Altman亦曾指出,使用特定水平人工智能的成本,大約每12個月下降10倍。
在2月13日,百度方面宣佈,文心一言將於4月1日0時起全面免費,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戶均可體驗文心繫列模型。無獨有偶,Sam Altman也表示,GPT-4.5/5將很快陸續發佈,免費版ChatGPT將在標準智能設置下無限制使用GPT-5進行對話。
百度的下一代大模型也將加速推出。百度方面在2月14日表示,將在未來幾個月中陸續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並於6月30日起正式開源。華爾街見聞了解到,百度計劃在今年下半年發佈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Ernie 5.0,將在模型多模態能力方面有重大增強。
這都昭示着,下半年底層的大模型會持續快速迭代。眼下的AI免費戰,不過是接下來AI生態行業排位爭奪戰的序幕罷了。
從OpenAI到DeepSeek,AI行業裡顛覆性的創新隨時可能出現,行業格局也在短短數年裡持續被重構。想要持續成爲AI行業的領軍者,百度、阿里都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