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爲什麼瞄準家用機器人?
出品|新品略財經
作者|吳文武
放棄造車後的蘋果,爲什麼將目光投向家用機器人?
今年2月底,蘋果公司內部宣佈停止電動汽車項目,消息引發全球震驚。
多年來,外界一直傳言蘋果造車項目,蘋果投資數十億美元研發一款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全自動駕駛汽車,但蘋果始終從未公開和承認汽車項目的存在。
在蘋果宣佈放棄造車的消息後,國內科技圈和汽車圈都沸騰了。
小米董事長雷軍點評稱,如果我是Tim Cook的話,我絕對不會這麼做。雷軍還喊話蘋果用戶買車選小米SU7。
正當全民瘋狂追捧小米SU7的時候,蘋果又傳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新品略財經》關注到,美東時間4月3日,知名蘋果爆料人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撰文表示,蘋果公司的多個團隊正在研究推進個人機器人技術,該領域有潛力成爲蘋果公司不斷變化的“下一個大事件”之一。
蘋果的工程師在開發一種可以跟隨用戶在家中走動的移動機器人,還開發了一種先進的桌面家用設備,利用機器人來將顯示屏四處移動。
儘管研發仍處於起步階段,而且尚不清楚這些產品最終會發布,蘋果想借助機器人技術,可以在消費者家用設備領域獲得更大立足點並利用人工智能(AI)的進步。
但目前還不清楚會採取什麼方法,據知情人士透露,儘管機器人智能顯示屏比移動機器人發展更快,但多年來在蘋果的產品路線圖中時有時無。
蘋果宣佈放棄造車計劃後,蘋果立刻發佈了發展AI的決心和雄心。
2月的最後一天,蘋果公司CEO庫克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披露更多關於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計劃,進一步加入這場行業熱潮中。
庫克強調,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突破潛力,將爲用戶在生產力、解決問題等方面帶來變革性機會,這也是蘋果目前在這一領域進行大量投資的原因。
蘋果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已經落後於谷歌、微軟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
有行業分析觀點認爲,隨着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機器人成爲一個可落地的AI應用,不少需求已經被驗證。
那麼,放棄造車後的蘋果,爲什麼會瞄準家用機器人賽道?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瞄準家用機器人,庫克和蘋果應該是作出了綜合評估及預測,既有現實壓力,也對未來蘋果生態衍生進行了大膽構想。
蘋果正面臨很大的現實業績壓力,急需要找到iPhone的“繼任者”,需要找到新的業務增長極。
蘋果雖然現在仍坐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的頭把交椅上,但iPhone早就遭遇到了瓶頸。
蘋果財報顯示,今年2024年第一財季營收1196億美元,同比微增2%,而此前已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降。
在關鍵的中國市場,iPhone的銷量遭遇大幅度下降。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數據,自2024年初以來的6周內,iPhone在中國的銷量同比減少了24%。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爲Mate60系列卻實現了同比64%的迅猛增長。所以,市場普遍擔憂蘋果在中國市場的表現。
今年3月底,因爲被指控隱瞞中國市場iPhone需求下降,導致股東投資失誤,蘋果CEO庫克面臨4.9億美元的集體訴訟,蘋果雖然提出了和解,但否認不當行爲。
更讓蘋果感到不安的是,有很多中國消費者轉向購買華爲等品牌的國產高端智能手機,不再盲目跟風購買iPhone。
英國《金融時報》刊文評論稱,中國消費者對蘋果產品的熱情下降。
蘋果已經正式發售Apple Vision Pro混合頭顯,進行了巨大投資,但要收回成本及形成可觀的利潤來源,至少還需要幾年時間。
原本希望造車能成爲下一個重磅項目,但蘋果已經放棄,蘋果只能加快找到新方向,尋找下一個革命性的新產品。
家用機器人應該是庫克和蘋果公司經過綜合評估和預判的下一個突破口。家用機器人不僅能爲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還能幫助家庭實現智能化。
蘋果有實力投入資金和團隊去研發家用機器人,背後最大的核心競爭優勢是蘋果有一個完善的iOS生態系統。
蘋果家用機器人能通過用戶的iPhone、Apple Watch、Apple Vision Pro等智能設備與家用機器人實現智慧互聯,而且蘋果用戶有很高的品牌忠誠度。
而更爲重要的是,家用機器人被貼上蘋果的商標後,有更高的品牌附加值,產品售價自然不會低,利潤也會更高,這就有強大的吸金能力。
據MarketsandMarkets報告數據,全球家用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103億美元增長到2028年的245億美元,預計2023年至202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8.8%。
蘋果瞄準家用機器人的背後,押注的是全球智能家庭生活和智能家居市場。
在傳出蘋果要瞄準家用機器人賽道之前,多家科技巨頭早就在這一領域內探索了多年。
談及機器人,市場上關注度最高的應該是特斯拉推出的一款名爲擎天柱Optimus的新型機器人。
亞馬遜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名爲“Astro”的機器人,售價爲1600美元,這款機器人本質上是一個帶輪的智能顯示屏。
亞馬遜的Astro可以回答亞馬遜的AI助理Alexa的指令,但亞馬遜一直沒有進行大量銷售,仍然以邀請限量發售。
2024年,被全球多位行業大佬預測爲將會是人形機器人元年,機器人相關重磅科技新聞一直不斷。
今年1月,由谷歌Deep Mind團隊與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大學合作推出的一款名叫“Mobile ALOHA”的家用機器人火爆全網。
Mobile Aloha可以快速從人類演示中學習,而且它可以只通過50次的演示就能自主完成複雜的移動操作任務,合作訓練可以提高成功率高達90%。在演示視頻中,Mobile ALOHA已經實現清洗平底鍋、炒蝦仁、和人擊掌、用笤帚掃地等動作。
美國通用人形機器人公司Figure還推出了一款代號爲Figure 01的煮咖啡機器人。
每一家科技巨頭對機器人有自己的洞察,會根據自身企業優勢推出相應形態的機器人產品。
過去,機器人是產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體驗,廣泛運用於各行業,比如汽車生產車間,餐廳服務機器人,商場服務機器人等,具體到家用產品,例如掃地機器人。
現在的家用機器人有很多應用場景,比如清潔、教育、伴讀、廚房、老人兒童照看、休閒娛樂、智能家居控制等。
在當前及未來的智能化、AI的發展大浪潮下,機器人正在加速走向更多家用場景。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旭東在一次演講中表示,“未來五到十年內,機器人保姆將會普及化,人工保姆將不再需要。”
中國家庭服務機器人賽道被市場看好,大大小小的玩家正在瘋狂涌進,比如小米就發佈了小米機器人。
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顯示,家庭服務機器人已佔據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超過六成的份額,預計到2024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億美元。
未來的機器人會有更多形態,會更智能化,對中國品牌企業的底層技術研發和場景應用能力也會有越來越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