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想轉單 和碩、立訊可望進補

陸媒22日宣佈中國大陸監管部門調查富士康在廣東、江蘇、河南、湖北的工廠。市場傳出,蘋果有意將訂單逐步移轉至競爭者手上,立訊及和碩等業者可望受惠。圖/本報資料照片

iPhone15組裝訂單分佈

陸媒22日宣佈中國大陸監管部門調查富士康在廣東、江蘇、河南、湖北的工廠,目前正值蘋果iPhone 15系列手機大量製造與出貨高峰,相關調查可能影響iPhone 15的生產能力。市場傳出,蘋果有意將訂單逐步移轉至競爭者手上,立訊及和碩等業者可望受惠。

針對「查稅門」風波,鴻海22日強調,將會積極配合相關單位的相關作業。而主要生產iPhone 15鏡片訂單的大立光、玉晶光,均表示不願評論單一客戶狀況,但強調,目前出貨狀況不受影響。

受到手機過燙及華爲等中系手機強力反撲的影響,蘋果iPhone 15的賞味期大幅縮短,最叫座的iPhone 15 Pro Max買氣也下滑,人氣最夯的鈦合金機殼手機在亞洲地區的等待期由原本的1個月大幅縮短,採運送的方式等待期縮至約半個月內到貨,若採專賣店取貨則在三天內即可交貨,歐美等市場也出現人氣退燒的跡象。

科技業者表示,時值iPhone 15生產期,儘管買氣退燒,但蘋果仍會考量增加供應鏈以備不時之需。

此外,iPhone 16零組件及設計圖送樣階段,預估明年元月前定案,鴻海查稅風波,再加上競爭對手立訊已取得2024年iPhone 16 Pro Max組裝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該能力提升亦有益於立訊的iPhone事業版圖更加強大,明年的代工比重有望大幅拉高。

此外,立訊已是Apple Watch和AirPods的主要組裝廠,2020年時也曾緯創資通收購兩條iPhone生產線,更是Vision Pro的主要生產商,代表着蘋果產品正在加速本土化,並且開始擺脫對富士康的依賴。

業者擔憂,若是中國大陸政府調查,影響到富士康的產能,蘋果可以比照2022年11月鄭州廠閉環管理的方式,將訂單轉移給臺廠和碩、陸廠立訊。在多年培植輔導後,富士康的對手不可同日而語,和碩2022年底就臨時吃下了400萬臺iPhone 14手機產能,滿足市場需求。